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肺炎

莫入小儿肺炎治疗误区

2009-11-27 www.zjgxw.cn A +

市中医院专家提醒家长爱孩子不要误孩子——

  □本报记者朱海燕

  日前,网上一则新闻吓到了不少家长——哈尔滨的一名患上肺炎的7岁女童滥用抗生素丧命。其实,记者了解到,在治疗小儿肺炎的过程中,一些家长不仅存在为孩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还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

  王女士的宝宝3岁,几天前,宝宝咳嗽发烧,王女士就自己到药房买了些消炎药和退烧药给宝宝吃,为了让宝宝少些痛苦,快些好起来,王女士特意买了进口的贵药。可是,宝宝吃了5天都没有效果,急得王女士赶紧送医院,结果,医生诊断为宝宝患了病毒性小儿肺炎。

  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奚晓英介绍说,在临床工作中,她碰到了不少像王女士这样给孩子滥用抗生素和买贵药求速效的家长,这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小儿肺炎多为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感染所致,并不是都用抗生素就能治愈的,不同的致病原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像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有效,但对于病毒感染就没有显著疗效。而且,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病程,像小儿肺炎,通常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康复,盲目求速效也是不正确的。她建议,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时,家长还是应该请医生诊断治疗,不能盲目用药,以免走进治疗误区,误了孩子的病情。

  据介绍,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肺炎,口服中药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应尽量避开抗生素治疗;而对于细菌感染的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效果最佳,采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加入中药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情。

  误区二:怕用抗生素

  现代年轻家长健康意识普遍很强,都知道抗生素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应该慎用。正因为如此,许多家长怕让孩子使用抗生素。奚晓英说,这与滥用抗生素的家长截然相反,但这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同样是一个误区。

  奚晓英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个病例。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因发烧住进了医院,医生采用了抗生素为其进行治疗,孩子在医院持续挂水5天后,稍有好转,孩子的妈妈便不同意医生继续给孩子进行抗生素治疗,怕孩子太小,使用了过多的抗生素对孩子不好。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出院了。可两天后,孩子的病情又加重了,这位妈妈又不得不再次把孩子带到医院接受治疗。

  奚晓英说,这位妈妈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医生也不建议随意使用抗生素,但有些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才能取得疗效,所以家长拒绝给孩子用任何抗生素也是不正确的。

  误区三:怕让孩子做检查

  记者发现,不少家长把生病的孩子送到医院后,对于医生给孩子开出的各种检查项目很头大,觉得有些检查很多余,还会伤害孩子的健康。

  其实不然。奚晓英告诉记者,像拍X光片等检查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但只要不是经常做,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这只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诊断,然后对症治疗,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怕让孩子做检查是一个误区。

  前不久,家住市区的孙先生的宝宝持续发烧,可吓坏了他们一家人。孩子除了发烧外,看不出其他症状,医生让他带宝宝去拍个胸片、验个小血。起初,孙先生很不乐意,心想孩子又不咳嗽,拍胸片干什么,浪费钱不说还对孩子的身体不好。不过孙先生还是听了医生的话去检查了。检查结果发现孩子患上了肺炎,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肺部有大片炎症,而小血化验结果显示是细菌感染。

  奚晓英说,并不是所有的肺炎都有咳嗽症状的,需要利用一些医疗设备来配合医生诊断。家长应该相信医生是不会乱给孩子进行检查的,都是为了给明确诊断提供参考。

  误区四:孩子发烧要捂

  奚晓英告诉记者,她在临床工作中还发现不少家长有这样一个误区——发烧捂汗。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如果把正在发烧的孩子裹上很厚的衣服捂出汗后,会使孩子皮肤的毛孔开泄,这样反而使得孩子更易着凉,导致病情加重。严重的还会出现捂热综合征。她就曾碰到过这样的病例。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因为发烧后家长继续捂,孩子身体的热散不出去,结果伤害到了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了失明。

  奚晓英提醒家长,孩子发烧至38℃后就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同时解开些孩子的衣服加快散热,在家里的话把帽子也脱掉。她还提醒,肺炎患儿的家长应该少让孩子吃鱼、虾、海鲜等腥类食物,家里不要有人抽烟,不要喷洒空气清新剂等刺激气体,以免加重孩子咳嗽。这段时间天气降温,要注意为孩子保暖,不要让孩子在早晚寒冷的时候在外面玩,以免着凉,也不要把孩子带到大卖场等人多、空气环境差的地方去,以免感染病毒。

  相关链接〉〉

小儿呼吸道疾病日常防护

  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经常感冒咳嗽,甚至发生肺炎,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及呼吸道的生理解剖有关。小儿刚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一些免疫抗体,随着小儿的发育长大,抗体逐渐减少,而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未健全,加之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小儿整个呼吸道通路比较狭窄,粘膜娇嫩,血管丰富,鼻腔内既无鼻毛又少粘液,不能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病菌。鼻腔粘膜中含有一种叫溶菌酶的物质,它能杀死一般的病原体,而小儿缺乏这种酶。由于以上的种种不足,一旦孩子抵抗力下降,病菌就很容易乘虚而入,进入呼吸道,侵犯粘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通路更加狭窄,造成呼吸不畅,这样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产生大量的分泌物———痰液,由于气管内纤毛运动比较差,不能将病原体随痰液而排出体外,堆积在肺部,容易罹患肺炎。

  一、增强小儿的抵抗能力。平时营养要全面,不要偏食与挑食。要加强户外活动,不要怕孩子冻坏而常关在房间内。

  二、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不要和衣而睡。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进出需加减衣服;晚上防止踢被;平时穿衣不要捂得太热,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运动量大,产热多,若衣服捂得过厚,热量不能散发,出汗多,使内衣又湿又冷,易诱发感冒与肺炎。对婴儿需及时更换尿布。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少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去。家庭中如有人感冒咳嗽,应注意隔离。特别对喂奶的婴儿,家长患感冒应戴口罩接触婴儿。

  三、保持居室环境空气新鲜。特别在冬天,每天上下午必须开窗通风半小时,许多病原体可在大自然的空气中得到净化。

  四、进行耐寒锻炼。勤洗澡勤换内衣。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利用温差的剧烈变化,刺激机体,可促进小儿新陈代谢,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

  五、防治佝偻病、贫血与营养不良等疾患。因为这些患者的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特差,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六、及时接受各种预防接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