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结核【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2006年03月28日14:59疾病概况结核病发病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明显下降。但近10年来在艾滋病(AIDS)高发区如北美、非洲等地结核病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有卷土重来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另外,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仍是一个常见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400万新发现痰菌阳性(传染性)及300万~400万痰菌阴性(非传染性)结核病人,每年死于结核病者约200万~300万人。3/4病例发生于发民工菜中国家,其排菌病人可占总人口的0.2%~1.0%。在儿童,估计全球每年有130万新病例及50万死亡病例。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新发现1000万结核病人,其中近400万为开放性病人,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40年来结核病发病及死亡增色有显著下降。病因病理病因学
1.结核杆菌的形态结核杆菌细长,微弯,两端钝圆,常呈分支状排列。其长约2~4μm,宽约0.2~0.5μm;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菌体的最外层为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膜,其中含有细胞质,内有许多颗粒,可能是线粒体类物质。结核杆菌用苯胺类染色后,不易为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2.结核杆菌的生长特点结核杆菌生长缓慢,其分裂繁殖周期约为14~22小时,主要营养要求是甘油、天门冬氨酸或谷氨酸、以及无机盐类如磷、钾、硫镁和少量的铁等。为需氧菌,最适合生长环境为pH7.4、PO213.3~18.7kPa(100~140mmHg),当pH不适宜及PO2较低时,如闭合病灶及巨噬细胞内结核杆菌代谢不活跃,生长繁殖缓慢或停滞,但同时不易为抗痨药所杀灭而成为日后复发之根源。
3.结核杆菌的分型结核杆菌可分为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对人有致病力者主要为人型,其次为牛型,感染鸟型者甚少,国内尚未见报道。牛型结核杆菌感染主要是因牛乳管理及消毒不善,饮用病牛的乳品而得,目前已少见。
4.结核杆菌的抵抗力结核杆菌抵抗力较强,在室内阴暗潮湿处能存活半年。结核杆菌在阳光直接照射下2小时死亡,紫外线照射10~20分钟。使用紫外线时,应注意照射范围大小及照射距离远近而决定照射时间,如距离1m,范围1m2,照射时间20分钟,即可杀死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对酸、碱和酒精等有较强的抵抗力,湿热对它杀菌力较强。在65℃30分钟,70℃10分钟,80℃5分钟,煮沸1分钟即可杀死。干热100℃需2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因此干热灭菌时温度要高时要长。一般说来,痰内结核杆菌消毒时间要长,因痰内粘蛋白在菌体周围形式盛开保护层,射线和消毒剂较难宽余透。因此消毒痰用5%石炭酸或20%漂白粉,消毒须经24小时处理时,70%酒精接触2分钟均可杀死结核杆菌。
5.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抗结核药物需长期使用,当不规则使用或药物单用及剂量不足时,耐药菌株易发生。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合并用药可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1)呼吸道传染
(2)消化道传染
(3)其他传染,皮肤传染、经胎盘或吸入羊水感染
7.非典型分支杆菌非典型抗酸杆菌的细菌学和生物学特性与结核杆菌不同。其生长速度稍快,多数产生色素,对豚鼠不致病,而对人可致病,其临床表现与结核病相似,但对结核药有耐药性。非典型抗酸杆菌在小儿致周围淋巴结炎,尤其是颈淋巴结炎。感染非典型分支杆菌后对结核菌素PPD-S(标准提纯蛋白物质)呈低敏感反应,而对同种抗原即非典型分支杆菌抗原如PPD-F、PPD-Y、PPD-B、PPD-G则呈强阳性反应。凡结核菌素低敏感反应地区应注意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的问题。
当含有结核杆菌的微滴核吸进人体后,即沉着在胸膜下肺小叶的边缘部分,多位于肺下2/3部位。如机体抵抗力弱,可发展为原发性肺结核病,此时结核菌虽可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但由于细胞免疫力低下,却大部不能被杀死,致使结核菌在细胞内繁殖,并可能被巨噬细胞携带至全身各处。由于对结核抗原的特异免疫发生较慢,约于3~6周后才发生迟发絷,在肺局部形成上皮样细胞结节、肉工作肿,及周围的渗出性反应,是为原发灶。原发灶均位于上叶底部或下叶上部,临近胸膜处,同时结核杆菌沿淋巴管抵达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是为原发综合征的三个组成部分。当结核菌数量大及毒力强时,机体呈高度过敏状态,病9灶周围渗出性炎症可扩大到大部分肺段甚至肺叶。同时由于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使原发灶及淋巴结内结核肉工作肿发生组织破坏及干酪样坏死,肺门甚至淋巴结干酪病变可向气管内破溃而产生支气管播散,或经血行引起血竺播散。
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在组织中引起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组织反应。结核性炎症的基本组织改变为渗出、增殖与变质。在渗出性改变中渗出物系由炎症细胞、浆液与纤维蛋白所组成,单核细胞与纤维蛋白是其中主要成分。增殖性改变以结核结节结核性肉工作肿为主,渗出及变质次之,上皮样细胞结节的形成及朗罕巨细胞的存在是结核性炎症的主要特征。在变质过程中特征改变则是干酪样球死,常出现在鲂圆”渲小=岷诵匝字⒌牧己媒峋质俏铡⑾宋⒏苹牍腔
1.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病菌由呼吸道传入肺部后,在肺泡内产生初染病灶,其部位大都在肺上叶垢下部,尤以右侧为多见,靠近胸膜。病灶多1个,偶可有2个或多个。原发病灶初成脱屑性肺炎或纤维蛋白性肺炎的表现,中心有干酪样坏死,继之增殖性结核结节出现于其周边,而后病灶周围有纤维包膜形成。病菌随病灶周围的淋巴管侵入肺门淋巴结。干酪化淋巴结往往数个粘连,紧贴于支气管壁。总之,原发综合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①肺部初染病灶;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③引导初染病灶至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炎;④初染病灶邻近的胸膜炎。原发综合征不仅见于肺部,也可在肠部、咽部、皮肤等处发生。
原发综合征一般都倾向于痊愈,病灶周围形成纤维包囊,中心于酪化物质最后钙化。愈合方式为钙化,是小儿结核病特点之一。但年龄小,感染菌量多,抵抗力薄弱的患者的,病变可以恶化,在肺部往往造成下列情况:①肺部初染病灶扩大,中间干酪化球死,形成原发空洞,有时发生支气管、淋巴管或血行播散。②支气管淋巴结穿入支气管造成支气管播散性干酪样肺炎(图2、图3),阻塞支气管可造成肺不张或肺气肿,有时淋巴结病灶或结核性脑膜炎。由此可淋巴系统的广泛受侵和全身性血行播散倾向是小儿结核病的特点。
结核性支气管的病变在大体上可以看到支气管受压变形、粘膜面粗糙、淋巴支气管瘘及肉芽肿,支气管内有干酪物质栓塞。
此外,肺结核可以引起大疱性肺气肿及蜂窝样肺气肿,在经过治疗后的粟粒型肺结核中较常见。大疱性肺气肿的发生是由于治疗后的干酪化病灶迅速被吸收,空气进入空腔内引起急性扩张所致。蜂窝样肺气肿则由于支气管不完全性活瓣性阻塞所引起;空气可以进入肺泡内,而呼气有困难,致使气体滞留,同时,由于有病变的肺泡壁弹性较差,致易于形成蜂窝样肺气肿。
2.续发性肺结核又称成人型结核。发病理论:①外来的再度感染:原发性结核趋静止后再次感染结核杆菌,病灶往往在肺叶上部。再度感染时组织反应较强烈。病变为浸润性,周围有多量渗出性组织变化。多见于较大儿童或成年人,故有成人型结核之称。②内在的病灶复燃。此类病变大多来自原发性血行播散所遗留的陈旧病灶,常见于肺尖部。亦可由已愈合的原发病灶恶化而引起。
续发性结核与原发性结核相比,有下列不同点:续发性结核多位于肺尖,很少累及肺淋巴结,容易形成空洞并沿气管播散,在痊愈期有多量的纤维化,甚至有硬化现象,但钙化较少;浸润性病变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进行支气管播散。有时由于干酪性肺炎纤维局限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发生阻塞,可形成充满干酪样物质的球形病灶,自然称为结核瘤。其直径一般为2~4cm,多数位于肺上叶靠近胸膜处。
临床表现(1)结核过敏表现如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瘰疬样面容、结核性风湿病(Poncet's关节炎)等。(2)发热起病急者可伴高热、热型波动甚大,常为严重的进行性结核的表现,如粟粒型结核、干酪性肺炎等。但大多数病儿表现为不规则低热,以午后为著每日体温波动常超过1℃。发热明显,但全身症状相对不重,为结核病的特点。
(3)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不振、烦躁、哭闹、睡眠不安、以及盗汗、颜面潮红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4)慢性中毒症状如食欲不振、消瘦疲乏无力、性情改变、发育迟缓等。
(5)呼吸道症状除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可引起阵发性咳嗽,甚至呼吸困难、以及胸腔大量积液可引起相应症状及体征处,一般呼吸道症状不多。可无或甚少阳性体征表现。呼吸道症状、体征与X线改变不一致为其特点。
(6)全身淋巴结肿大早期结核中毒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质软。慢性结核中毒症时肿大的淋巴结质硬,可供诊断参考。
诊断鉴别诊断1.结核接触史特别是具有与开放性病人的接触史。接触史也可为病儿是否受耐药菌的传染提供线索和依据,对确定治疗方案有参考意义。
2.近期有急性传染病史以r疹、水痘、百日咳最重要。
3.卡介苗(BCG)接种史不只询问接种史,还应查看接种瘢痕,以确定接种次数及接种方法。
4.见临床症状
5.结核菌素(简称结素)皮肤试验为在未接种BCG人群中筛查结核感染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一个有力工具。过去多用旧结核菌素(OT),目前则采用更具准确性及稳定性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皮内注射5UOT或PPD72h后发生5mm或以上的红晕硬结,即认为是阳性反应。
试验结果阴性表示:①未受感染:一般OT1mm阴性可除外结核,但应注意假阴性;②病灶生物学愈合,实际罕见。试验阳性见于:①接种卡介苗后(多呈弱阳性反应;②已自然感染但尚未发病;③结核发病;④患过结核病已愈。
有人根据病儿是否为结核高危状态或有无卡介苗接种史,定出不同结素阳性标准,如有密切结核接触史与免疫功能低下小儿属高危人群,红硬直径≥5mm即为阳性;在结核高发病率地区,任何国家的极度贫穷人群和有苗头不良、糖尿病慢性病人其阳性标准是红硬直径≥10mm;一般人群(非以上两种人)种过卡介苗者,红硬直径≥15mm始属阳性反应。
由于OT及PPD均含有多种分支杆菌(包括结核性或非结核性)抗原以及BCG的共同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因此在确定是否为结核感染时应除外非结核分支杆菌和BCG接种后的阳性反应。由于我国已普遍接种BCG,当前最重要是如何区分自然感染和BCG接种后的结不经阳性反应。一般讲,前者阳性反应较强,表现硬结颜色较深红,质地较硬,较厚,边缘清楚,范围或面积圈套(直径多有感于15mm),硬结于72~96h后仍不消失,且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能区别是自然感染或BCG接种后反应时,应在半年至1年后重复此项试验,BCG阳性反应呈逐渐减弱趋势,而自然感染阳性反应则无变化。如果最近2年内结素试验反应由直径10mm以下增大到10mm以上,增加幅度达6mm以上者多为BCG接种后的新感染。
卡介苗接种后和自然感染后的结素反应性质有所不同。BCG接种后属于保护性“预防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自然感染的结素反应属Koch型反应,即致敏的T-淋巴细胞与抗原再次接触后产生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所引起的较强的变态反应,故自然感染后的阳性反应均较强。
对于区别结核性和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感染,近年多用各分支杆菌特异抗原(如结核菌的PPD-S和非结核分支杆菌的PPD-B、-F、-G、-Y等)皮试以资鉴别。
6.X线检查由于95%以上病人感染途径是肺,故X线检查十分重要,尤其对结素试验阳性小儿更是必要。
(1)胸透可进行多轴透视以达到下列目的;相明肺门区有无肿大淋巴对即结节状经转动不能散开之阴影。检查时应注意肋骨,纵隔及心脏后面有无病变,并确定病变部位,在哪一肺叶肺段。查清脏器辞去情况,注意给隔摆动与呼吸的关系,如右侧支气管或有堵塞时,吸气时空气不能通畅进入右肺,因而较多进入左肺,使左肺压力增加,纵隔向右侧摆动。
(2)正位像观察胸廓、肺心脏及横膈形态,判断病变位置,如区别肺内及纵隔病变,若病变中心位于肺,则阴影边缘与纵隔呈锐角,当纵隔有病变时则病变中心们于纵隔,阴影边缘与纵隔呈钝角。又如区别肺内病变及胸膜病变,若为肺内病变则中心位于肺,阴影边缘与胸壁呈锐有;胸膜病变中心位于胸膜,阴影边缘与胸壁呈钝角。
(3)侧位像目的为确定病变在纵隔的部位(前、中或后纵隔);确定病变中何肺叶、肺段;显示气管交叉淋巴结;显示水平裂、斜裂之叶间胸膜炎;显示正位片被心脏,机工膈所遮掩的病变;鉴别肺不张,肺炎病变以及积液。
(4)断层摄片可观察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情况。支气管是否受压、狭窄、阻塞或扩张。可作为支气管镜及支气管造影之辅助检查,检查肺实质内有无空洞,空洞的引流支气管情况。心脏、横膈、锁骨及增厚之胸膜后面有无病变。
(5)CT检查由于CT系横断面成像、无结构的重叠,以及有高分辨率的特点。因此常可显示X线平片上不易被发现的病灶如肺内被纵隔、横膈和肋骨等所掩盖的病灶。如CT常可提示平片上未被显示的多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隆突下的肿大淋巴结。一般先做平扫,必要时应做强化扫描。经注药后的强化扫描,由于密度增加,病灶显影度亦增加,可更多地发现结核病变,如早期不典型的粟粒播散灶。由于强化扫描的高分辨力能反映物理变化,可靠性更大。又结核病变中心干酪化在强化扫描CT片上呈低密度的环阴影,有助于定性诊断。另外有一定特征性的钙化灶,CT检出率较高。在鉴别诊断方面CT对结核性空洞、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也较确切。此外CT可以检出小量胸水和被胸水掩盖的结核病灶。增强扫描又有助于区别包裹性积液与肺内浸润性病变和肺不张。
7.实验室检查
(1)血沉通过血沉变化可帮助判断病变活动性、疗效及预后。无症状的原发性结核病血沉多属正常,但须注意有明显症状者有时血沉亦可正常。
(2)结核菌检查可取胃液、支气管洗涤液、脑脊8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大小便及局部病灶(如皮肤粟粒结节)、瘘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寻找结核菌。必要时可作豚鼠接种,取材依病情而定。
(3)蛋白电泳有助于判断头一次及愈后,α2及γ球蛋白常随病变严重性呈平等升高,有并发症者亦是。但结核性脑膜炎及重症粟粒结核病儿,其初为γ球蛋白降低,若疗效不好则不升高;疗效好,临床症状好转,则γ球蛋白渐升高;疗效好,临床症状好转,则γ球蛋白渐升到正常值。
(4)C-反应蛋白活动性肺结核多数可阳性,而不活动者为阴性。
(5)支气管造影可观察支气管形态及其与默默位置关系。其目的为:①观察结核病的支气管改变如支气管瘘、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②有助结核病的鉴别诊断对肺结核和肺囊肿、肺脓肿瘤作鉴别。又对肺、胸膜及纵隔病变作鉴别。
(6)支气管镜检查目的:①观察支气管有无阻塞、移位、狭窄或受压。也可做治疗用,如对狭窄或管腔处压迫可予扩张或推移。②观察支气管内膜有无病变,如绀肿、溃疡、肉芽,干酪块或分泌物进行病理检查及结核菌培养。③支气管内肉芽摘除,解除阻塞。
(7)胸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有助于肺结核和肺囊肿或肺脓肿的鉴别,又可协助鉴别诊断肺不张和胸腔积液,超声定位胸腔积液的准确性很高,可批示积液的部位、尝试和范围,尤对包裹性积液的定位诊断和抽液更有帮助。超声检查可发现少量胸腔积液,尤其当伴胸膜肥厚但X线平片不易判断时,超声发现液性暗区对诊断治疗有帮助。又超声对心包积液、包裹、粘连、增厚和缩窄也有定量、定性定位意义,远较X线平片和CT敏感,有较大诊断价值。
8.活体检查属于创伤性检查需慎重操作:①周围淋巴结穿刺或活检:结核在形成病灶前有一菌血症时期,可于骨、肝脾、淋巴结等处形成病灶。有进在肺部病灶未形成前淋巴结病灶已明显。淋巴结宽余刺可见典型的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组织和郎罕巨细胞。②胸膜活体检查;对渗出性胸膜炎鉴别其为结核或非结核性有困难时,胸膜活检可辅助诊断,结核性者可找到结核结节,但阴性进仍不能完全排除,所以实际应用意义不大。③肺宽余刺:对诊断不明的肺部病变作肺宽余刺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诊断。因属有创性检查,临床极少应用。
9.结核的新诊断方法
(1)血清学诊断检测血、痰或脑脊液中抗体。目前所用抗原有3种:
①粗制的结核菌抗原:包括从结核菌培养滤液、结核菌盐水撮抗原、聚合结素抗原、BCG超声处理后抗原。
②PPD抗原:如PPD-S、BCG制备的PPD和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制备的PPD-B等。
③纯化的结核菌抗原:如结核杆菌抗原5和6;P32(Purified32KDa)为1987年从卡介苗(BCG)培养滤液中纯化出的一种32KDa的蛋白质抗原;分枝杆菌糖脂如从BCG纯化的SAGA1B1和C;及TB-C-1抗体制备的免疫吸附柱分离的纯化抗原。
检测抗体方法可用ELISA,ABCELISA等。
(2)结核菌结构成分检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withselectedionmonitoring)、负离子质谱仪(negative-ionmasssspectrometry)、频率脉肿电子捕获气-液色谱仪(frequency-pulsedelectroncapturegas-liquidchromatography)检查痰、血清、CSF中结核硬脂酸,以诊断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这些试验十分敏感,但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技术,目前临床难以推广。
(3)DNA探针应用DNA探针检查特殊分支杆菌属(如结核杆菌)特异性核糖体RNA序列同位素标记的DNA加至含有结核杆菌RNA的制品上进行杂交,目前已有间接探针在市场上供应。
(4)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多聚酶链反应采用外基因扩增法查出脑脊淮或其他标本中极微量的结核菌基因片段,以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
来源:中国经济网相关新闻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
疾病查询内科--请选择--胃炎乙肝高血压糖尿病昏迷霍乱肺大泡肺结核风疹腹泻红斑狼疮黑热病肝硬化钩虫病孤立肾膈扑动膈疝矽肺冠心病败血症肝炎后肝硬化肝炎后综合症肝炎双重感染肝源性肾损害感染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高泌乳素血症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性脑病骨髓纤维化化脓性汗腺炎肝-甲状腺综合征膈膨出和麻痹弓形虫病梗阻性肾病更年期综合征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肝性血卟淋病综合征更年期精神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退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高钙血症甲状腺危象甲型肝炎134外科--请选择--破伤风尿道炎肾石病网膜炎减压病大肠癌疖丹毒胃扭转肠气肿肠梗阻克隆病胃癌肾癌肾脏伤食管癌扁平足便秘膀胱炎三房心胰石症贲门癌姿态性腰腿痛镁缺乏症镁过多症椎管狭窄症隐睾转移性胸膜肿瘤银屑病性关节炎皮质醇增多症肘关节结核鞘膜积液羟磷灰石沉积病强直性脊柱炎女性尿道癌脓性指头炎肿瘤性息肉中心性软骨肉瘤前斜角肌综合湍蚴Ы滤佬愿文诘蝠旅苄憎墓茄浊傲邢偃饬銮傲邢俜蚀笾腿鹛刈酆险髂虻浪鹕酥背ν汛蛊曰o阿米巴性肝脓肿先天性气管疾病阿米巴肝脓肿气管支气管狭窄魏纳-加德娜综合征平滑骨肉瘤脾破裂Brenneman综合征直肠前突痔支气管扩张妇科--请选择--闭经卵巢癌乳腺癌功血输卵管妊娠畸胎瘤阿米巴性阴道炎前庭大腺囊肿女性不孕症盆腔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霉菌性阴道炎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结核卵巢破裂老年性阴道炎经前期紧张征痛经外阴癌处女膜闭锁慢性子宫颈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先天性无阴道单纯性外阴炎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囊肿溢乳闭经综合征阴道痉挛阴道横隔阴道的恶性肿瘤滴虫性外阴炎滴虫性阴道炎多囊卵巢综合征恶性葡萄胎急性子宫颈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癌子宫颈白斑子宫颈外翻子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破裂子宫收缩力子宫脱垂子宫腺肌病乳房脂肪坏死白血病性咽峡炎脑脊液鼻漏青少年牙周炎儿科--请选择--呕吐肺炎黄疸败血症小儿肺结核小儿高血压小儿过敏性紫癜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急性胰腺炎Shwachman综合征小儿流行性感冒小儿泌尿系感染小儿缺铁性贫血肾小管性酸中毒小儿先天性巨肠小儿消化性溃疡肾病综合症小儿厌食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支原体肺炎小儿舞蹈病非何杰金淋巴瘤地方性克汀病鹅口疮儿童多动症儿童孤独症新生儿硬肿症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皮下坏疽儿童精神分裂症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症肝炎综合症儿童期情绪障碍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钙血症胆红素脑病儿童糖尿病过期产儿高雪病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急性肺炎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皮肤--请选择--痤疮冻疮酒渣鼻黄褐斑银屑病梅毒雀斑硬红斑皮肤病疣日光性皮炎斑秃软下疳羊痘瑞尔黑变病痒疹玫瑰糠疹药物过敏瘙痒症色素性荨麻疹色素痣药物性皮炎毛发上皮瘤毛囊炎毛发红糠疹粘液表皮样癌深脓疱病淋病湿疹神经性皮炎传染性脓疱病慢性肉芽肿病传染性软疣脚气接触性皮炎结核性苔藓结节病疥疮带状疱疹多形渗出性红斑多形性日光疹恶性黑色素瘤挤奶员结节皮肤病:癣甲癣传染性湿疹皮炎黄瘤基底细胞瘤蜂螫伤汗管瘤肛周湿疹乳房脂肪坏死白血病性咽峡炎脑脊液鼻漏青少年牙周炎眼科--请选择--巩膜炎近视霰粒肿睑缘炎老年性白内障视盘水肿视盘炎视寄神经萎缩视网膜母细胞瘤巩膜表层炎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泪液分泌过多丝状角膜病变蚕蚀性角膜溃疡老年性黄斑变性晶体异位和脱位外伤性白内障外隐斜眼眶骨折眶下间隙感染慢性泪囊炎细菌性角膜溃疡慢性泪腺炎先天性白内障间歇性外斜视先天性青光眼睑板腺癌交感性眼炎角膜擦伤角膜软化症大泡性角膜病变结膜干燥症翼状胬肉低眼压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旋转隐斜匐行性角膜溃疡急性泪囊炎急性泪腺炎干燥性角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共同性外斜视高度近视化脓性葡萄膜炎化学性眼外伤乳房脂肪坏死白血病性咽峡炎脑脊液鼻漏青少年牙周炎耳鼻喉--请选择--鼻骨瘤鼻息肉鼻咽癌涎腺癌咽部异感症咽部乳头状瘤咽部狼疮咽部结核咽部脊索瘤咽部机械性创伤咽部混合瘤咽部创伤咽部瘢痕狭窄咽扁桃体肥大血管运动性鼻炎急性鼻咽炎奋森咽峡炎急性单纯性咽炎鼓膜外伤鼓室硬化急性舌扁桃体炎过敏性性鼻炎干酪性鼻炎喉气囊肿喉部创伤鼻窦创伤老年性耳聋鼻出血鼻瓣区狭窄爆震性耳聋慢性额窦炎慢性筛窦炎噪声性耳聋慢性咽炎上颌前突上颌窦后缩上颌窦癌粘连性中耳炎慢性上颌窦炎慢性舌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上颌窦恶性肿瘤筛窦恶性肿瘤慢性蝶窦炎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硬脑膜下脓肿白血病性咽峡炎脑脊液鼻漏口腔--请选择--口炎舌白苔地图舌氟牙症牙周病牙隐裂创伤性溃疡口咽部粘连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扁平苔藓口底蜂窝组织炎四环素牙鳃裂瘘管颏下间隙感染变应性口炎边缘性龈炎流行性腮腺炎舌下间隙感染舌扁平苔癣药物性牙龈增生咬肌间隙感染腮腺腺感染软腭发育异常膜性口炎唇裂开合唇病舌白苔软腭癌磨损龋病龋齿膜性口炎根尖周病后牙反合四环素牙口腔白斑病釉质发育不全颞下间隙感染疱疹性口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颞下颌关节脱位前牙反合颞间隙感染前牙深覆盖颞下颌关节强直智齿冠周炎白塞综合征乳房脂肪坏死青少年牙周炎白血病性咽峡炎脑脊液鼻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