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小儿麻痹症的他,拒绝低保,自强不息――
拖着残腿创事业
胶东在线消息“别人能做到的,我同样能做到,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比别人差”。在蓬莱市大辛店镇大迟家村纸箱厂里,面对大家惊讶的眼神,迟显国笑了,在笑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坚毅和乐观。也许正是这份自信,让迟显国走过的52年人生路愈发绚丽多姿。
身体残疾思想不残
52岁的迟显国是大辛店镇大迟家村人,一周岁那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无法享受到和普通人一样正常行走的快乐。“尽管腿残了,但我还是到处走”,迟显国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连哥哥去河里捉泥鳅,他也要跟在后面。由于自幼勤奋好学,高中毕业后的他连续两年参加全国高考,每次均成绩突出,但是由于身体残疾,他并没有被录取。尽管这样迟显国仍很满足,至少这证明了自己行,自己并不笨。
拒绝低保自主创业
镇政府入户调查得知迟显国家的状况,第一批低保审批出来,迟显国赫然在列,当政府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知他时,迟显国却婉言谢绝,不管镇政府工作人员怎么劝说,他硬是把这个指标让给别人。民政部门时常会打电话到他家里,过年过节送的米、面什么的,他从来没领过。作为别人眼中的“废人”,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决定用跛脚踩出一条殷实之路。
1986年女儿出生,为养家,他做起了水果生意。一些外地的客商不相信他这样一个残疾人,第一年他基本上没什么生意,但是往后几年里,每当这些客商再次来到大辛店镇,都会看到迟显国还在那里忙碌着。客商们被迟显国的执着精神打动了,纷纷让他给代收水果,他的事业一度进入鼎盛期。经过几年的奋斗,他成功地积累了一部分资金。
大起大落几经沉浮
市场变幻莫测,2001年,本经营不错的迟显国一下子亏掉近20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惨败,迟显国毫不气馁。在苦心筹备了两年之后,这个历经坎坷的汉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他又开始四处寻找着商机,当发现蓬莱本地纸箱制造业是一个很紧俏的行业,发展潜力很大时,他就决心建一个纸箱加工厂。2004年春天,在村委会的资助和帮扶下,他租用了村委大院28间房做厂房。又多方奔走,筹集资金30多万元购置机械。为了获得造纸箱的“秘方”,他连续几天步行十几里路到镇里一家大型纸箱厂“求艺”,最终他的执着感动了厂里的技术人员,也终于求得了造纸箱工艺的技术。由于他生产的纸箱质优价廉,加上售后服务好,讲信誉,因此产品供不应求。
回报社会助残帮困
迟显国富了,可他没有忘记社会上最困难的残疾人群体。目前,他的工厂里有13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残疾人。他把新招收的工人安排在车间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给予他们尽可能的照顾。当别人不理解问他为何不多招些健全的人时,他总会指着自己的腿告诉对方:“我也是个残疾人。”
本报记者牟涛通讯员李永斌蒋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