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尿感

小儿尿感

2009-11-27 disease.ewsos.com A +

  本病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复发、支除诱因、纠正先天或后天尿路结构异常,防止肾功能损害。

  1、一般治疗: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女孩应注意外阴部清洁,积极治疗蛲虫。

  2、抗菌疗法:应早期积极应用抗菌物治疗。药物选择一般根据:①感染部位:对肾盂肾炎应选择血浓度高的药物,而下尿路感染则应选择尿浓度高的药物如呋喃类或磺胺;②尿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③肾损害少的药物。急性初次感染经以下药物治疗,症状多于2~3天内好转、菌尿消失。如治疗2~3天症状仍不见好转或菌尿持续存在,多表明细菌对该药可能耐药,应及早调整,必要时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1)磺胺药:因其对大多数大肠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尿中溶解度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便宜常为初次感染首选药物。为防止在尿中形成结晶应多饮水,肾功能不全时慎用。

  (2)吡哌酸: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尿感,因其尿排出率高,疗效显著。适用于各种类型尿感。副作用少,可用轻度胃部不适。幼儿慎用。

  (3)呋喃坦啶:抑菌范围广,对大肠杆菌效果显著,不易产生耐药性。易致胃肠反应,农宜在饭后服用。亦可配合TMP使用。对顽固性感染需3~4个月连接治疗时更宜选用呋喃坦啶。

  (4)氟哌酸;为喹诺酮类全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增色有较强抗菌作用。因其抗菌作用较强,长期应用可导致菌群失调,使用时应注意。一般不用于幼儿。

  (5)氨基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均为广谱抗生素,有较好抑菌作用,常用于尿感的治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虽有较好抑菌作用,但因其肾霉性较大,且对听力也有不良影响,使用时应慎重。

  3、积极治疗尿路结构异常:小儿尿路感染约半数可伴有各种诱因,特别在慢性或反复再发的尿感多同时伴有尿路结构异常,必须积极查找,尽早治疗,防止肾实质损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