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发中微量元素缺乏的调查分析

2009-11-27 journal.shouxi.net A +

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发中微量元素缺乏的调查分析首席医学网2005年05月24日16:06:16Tues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刘殿荣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

【关键词】微量元素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发中微量元素铁、锌、钙缺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北票地区931例散居小儿分为三个年龄组即3个月~1岁、1~3岁、3~7岁进行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发中微量元素铁、锌、钙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主要集中在婴幼儿阶段,学龄前儿童贫血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婴幼儿。同时,慢性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不足或人工喂养、添加辅食过晚、偏食厌食及生长发育落后等既是引起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又是微量元素铁、锌、钙缺乏所致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结论3个月~3岁婴幼儿是贫血防止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同时改善发病因素是小儿缺铁性贫血和微量无素缺乏的主要防治措施。  【关键词】贫血缺铁性小儿微量元素分析调查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营养缺乏症,也是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小儿发病率近于40%~50%,我国的发病率也超过了25%。为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本文对我地区931例散居小儿进行不同年龄组的贫血诊断及病因分析,同时对这些小儿进行发中微量元素铁、锌、钙含量的检测,以了解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微量元素缺乏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3年1月~2004年10月对北票地区散居小儿931例进行调查。其中3个月~1岁组为254例,1~3岁组为226例,3~7岁组为451例。  1.2方法(1)取外周血20μl,ABX三分类血液分析法检测血红蛋白的含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贫血的诊断标准为: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1~4个月<90g/L,4~6个月时<100g/L,6个月~6岁时<110g/L,6~14岁时<120g/L者为贫血。贫血的分类:①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至90g/L者为轻度贫血;②至60g/L者为中度贫血;③至30g/L者为重度贫血[1]。(2)对931例小儿进行发中微量元素铁、锌、钙等含量检测:取枕后部距头皮0.5cm头发0.5g装入洁净纸袋保存送至朝阳市微生物研究所理化测试研究室检测。(3)个体因素调查:对所有小儿在进行贫血调查的同时进行病因、体格发育评价、是否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询问是否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生后4个月时添加辅食情况、是否有偏食或厌食以及患有慢性腹泻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史。  2调查结果  2.1贫血的发病率3个月~1岁组为254例,发病63例,发病率占24.8%;1~3岁组为226例,发病48例,发病率占21.2%;3~7岁组为451例,发病55例,发病率占12.2%;总计931例,发病166例,发病率占17.8%。  2.2贫血程度分类3个月~1岁组,轻度贫血54例,中度贫血9例;1~3岁组轻度贫血40例,中度贫血8例;3~7岁组轻度贫血51例,中度贫血4例;3个年龄组均无重度贫血。  2.3个体因素从上述166例发病患者当中,母乳不足20例,人工喂养23例,未及时添加辅食50例,偏食厌食39例,慢性腹泻1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21例。  2.4微量元素检测我们对931例小儿也同样分成3个年龄组进行发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如下:3个月~1岁组254例,铁缺乏82例,占32.2%,锌缺乏87例,占34.2%,钙缺乏200例,占78.7%;1~3岁组226例,铁缺乏92例,占40.7%,锌缺乏154例,占68.1%,钙缺乏185例,占81.8%;3~7岁组451例,铁缺乏130例,占28.8%,锌缺乏192例,占42.5%,钙缺乏349例,占77.3%。

  3讨论  3.1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规律本文调查的931例小儿中,3个月~1岁贫血的发病率为24.8%,1~3岁发病率为21.2%,接近于我们国家患病率的总体报道,而3~7岁发病率为12.2%,明显低于我国小儿贫血的患病率。由此可见,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主要集中在婴幼儿阶段,也提示了这一年龄组个体因素的重要性。  3.2病因及相关因素由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上看,铁缺乏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虽然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有利于婴儿对铁的吸收,而且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以保护婴儿不易患病,从而减少体内铁的流失,但是人乳中含铁量有限,如果生后4个月仍未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就可造成体内铁的储存不足而致贫血。同样,母乳不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也是如此。另外,铁的吸收障碍也是引起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人工喂养的小儿食物搭配不合理仍可影响铁的摄入、吸收,慢性腹泻患儿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铁的排泄也增加,反复呼吸道感染将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增加了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会。另外,缺铁性贫血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本文中约占1/4的贫血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偏食、厌食等现象,从而造成维生素摄入不足及铁剂摄入不足而导致贫血。3.3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目前,人们清楚认识到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与人体的生命过程、疾病的发生以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讲,必需微量元素恰恰是很多酶的活动中心,它在营养中的作用不亚于维生素,它直接影响到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2]。我们通过对931例小儿发中微量元素铁、锌、钙含量的检测分析了解到,低锌血症、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它们的某些临床表现又恰好是小儿贫血的某些发病原因。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即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物质,又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本文中铁元素缺乏的比值在三个年龄组3个月~1岁、1~3岁、3~7岁分别为32.2%、40.7%、28.8%。铁的缺乏可使患儿出现食欲不振、偏食、异食癖、脂肪泻、肠炎及智力低下。锌缺乏时患儿偏食、厌食可致营养发育障碍,免疫功能低下,T细胞功能不全,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缺锌不仅身体矮小,生长发育迟缓,还往往伴有缺铁性贫血。本文报告的锌元素缺乏比例在三个年龄组分别占34.2%、68.1%及42.5%,缺锌的比值高于缺铁的比值。近几年来有研究认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小儿缺铁性贫血为相互并存关系,长期严重维生素D缺乏可造成肠道钙、磷吸收障碍和低钙血症,而严重缺钙也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无论是婴幼儿还是学龄前儿童,我们检测钙元素的缺乏近80%左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经上述分析可见,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微量元素铁、锌、钙缺乏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小儿缺血鲺素.儿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7-398.  2杜国民.微量元素与疾病.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1996.  (编辑八月)

  作者单位:122100辽宁省北票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