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应如何治疗? 爱问知识人

2009-11-27 iask.sina.com.cn A +


午夜咖啡_苦
[大师] 一般来说缺铁性贫下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但当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继续出血,单独中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西药铁剂治疗,必要时可用肌内注射补铁。  
  (一)口服铁剂
   1、口服铁剂
    ⑴硫酸亚铁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L(正常200~400μg/L)。
    ⑵富马酸铁0.2g/次,3次/日。含铁量较高,奏效较快。
    ⑶枸橼酸铁铵常配成10%溶液内服,10ml/次,3次/日。为三价铁,不易吸收,但能代替片剂。
    ⑷力蜚能为铁配体复合物。
    ⑸速力菲为琥珀酸亚铁。
   2、注射用铁剂有胃肠道疾病或急需增加铁供应者可选用。
    ⑴右旋糖酐铁
    ⑵山梨醇铁:肌注局部有疼痛,全身反应同右旋糖酐铁  
  (二)纠正缺铁病因
   1、防治寄生虫病,如驱除钩虫等。
   2、治疗慢性胃肠疾患。
   3、积极治疗慢性失血。
   4、给易感人员以预防性铁剂治疗。
   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治法。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故补血不宜单用补血药,而应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并配服含有铁质的药物制剂,其疗效显著。
  
  【预后与转归】 

  缺铁性贫血一般病程较长,其转归及预后,与体质强弱、脾胃虚衰,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护理等有密切关系。
 
  【难点与对策】

  难点之一:如何加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治疗
  1、应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通过积极治疗和去除引起缺铁的原因,正确补铁的饮食分配,缺铁性贫血是可以治愈的,从而提高患者防治本病的依从性和自觉性。
  2、缺铁性贫血原因有慢性失血(如痔疮、月经过多、消化道失血,钩虫病等)、机体生理对铁需求量增加(妊娠、哺乳、儿童生长)、食物中铁吸收障碍(如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胃肠手术等)等。故要防治缺铁性贫血就必须从积极治疗引起慢性失血的原发疾病,提高疗效。去除引起慢性失血病因相当重要。对于有痔疮、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憩室和息肉、严重肝病的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及消化道肿瘤、钩虫病要及时行相关专科治疗,并可采取一些防治出血的措施,以截断失血即铁的丢失。
  3、饮食调理,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增加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改变偏食及不良饮食习惯。
  4、积极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胃肠手术等),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以利铁的吸收。发挥中医在调理脾胃中的优势,顾护脾胃。
   
  难点之二: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复发缺铁性贫血复发的原因有:
   ①疗程不够,停用铁剂过早。
   ②引起死回生缺铁或慢性失血的原发病等未得到良好控制。
   ③不良饮食习惯未纠正,未加强饮食调理。

  预防缺铁性贫血复发的对策有:
  (1)医患双方正确认识本病铁剂的治疗原则,应坚持疗程够、剂量足的原则。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钩虫病;防治消化性溃疡等,纠正偏食,加强营养,合理调配饮食。

  【康复指导】

  饮食调理
  缺铁性贫血饮食调理包括原发病的饮食调养,注意补充富含铁质饮食。
  首先要注意饮食补益作用,进食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食物,以保证气血化生。阳虚患者忌食寒凉,宜温补类食物;阴虚患者忌食燥热,宜淡薄滋润类食物。
  富含铁质且可作食疗使用的中药材有: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阿胶、何首乌、熟地黄、黄精、鹿茸、海参等,多数食物中含有少量铁质。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是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菇、猪肝或其他动物肝脏,其次为肉类、豆类。建议患者用铁锅炒菜、煮饭、这样也能得到相当量的无机铁。
  另外要注意进食易消化食品,还可选用一些促进胃肠道吸收的药品与食品一起烹调出美味可口的菜肴。我们向患者推荐食疗法:
   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g,羊肉7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200ml,油盐调味,炖熟食。
   2、猪红瘦肉粥 大米75g,水适量煮成粥,加入猪红(血)50g,生姜少许(切成丝),生葱少许煮熟,油盐调味食。


参考文献:http://www.520dear.com/dispbbs回答:2006-07-0718:34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谢谢你的回答共0条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