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观察推荐到首页 □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8年第03期1/2页12作者单位:重庆,重庆市中医院肾内科
【摘要】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5年11月住院患儿,符合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激素+阿魏酸钠治疗和单纯激素治疗。治疗2周后查凝血功能(aptt、pt、dfbg),治疗前后查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4周后测定血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脂和24h尿蛋白的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脂下降和24h尿蛋白定量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凝状态既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产物,又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抗凝治疗必不可少。临床运用阿魏酸钠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魏酸钠;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
多种原因会导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而血浆高凝状态既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产物,又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抗凝治疗必不可少。阿魏酸钠是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该药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防止和减少血栓形成、减少血管内皮损伤等作用。自2001年4月~2005年11月,我们在常规应用激素的同时,加用阿魏酸钠针(重庆制药六厂)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2001年4月~2005年11月,我院住院治疗并复查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4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继发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男28例,女18例,年龄2~17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阿魏酸钠治疗组采用阿魏酸钠按5mg/kg体重(总量≤0.2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间隔5天再行第二疗程。对照组以等量5%葡萄糖溶液滴注。两组均采用激素正规治疗,强的松片1~2mg/(kg·d),总量≤60mg,顿服,疗程≥4周。并对症处理(如降压、降脂、利尿、抗感染等),减少尿蛋白并预防并发症(注:两组均不用潘生丁、肝素等抗凝药;降脂药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1.3观察指标(1)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查凝血功能(aptt、pt、dfbg);(2)治疗前后24h蛋白定量(upr)、血浆白蛋白(alb);(3)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查血脂全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不良反应:详细观察患者有无新出现的不适反应,治疗前存在、用药后加重的反应,反应起始、终止日期及其与试验药物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1两组患儿治疗前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p>0.05),提示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2.2两组患儿治疗后检验结果比较见表2。表1两组患儿治疗前检测结果比较表2两组患儿治疗后检验结果比较注:治疗后两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治疗组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比较见表3。表3治疗组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比较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后可见两组均有dfbg、tc、tg、ldl-c、24h蛋白定量下降、血浆白蛋白上升,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ld-c、aptt、pt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2.4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46例患者偶有一过性头晕反应,停药后即消失,均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46例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胃肠道反应,药物依从性良好,治疗后复查肝功,均未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损害。46例患者均未因用药后加重反应而停药。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多见于儿童与青壮年。由于某些蛋白质(如白蛋白)从尿中大量排出,且肝脏代偿性合成蛋白质及脂肪增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紊乱。血小板聚集增强,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出现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糖皮质激素治疗又加重了高凝状态。而血栓形成、纤溶异常将导致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可加重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加速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以致肾病不易缓解或蛋白尿持续,严重影响预后[1]。
注射用阿魏酸钠是近年来从中药当归、川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作为内皮素拮抗剂,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可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升压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双重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对抗肾小球高代谢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增加no的合成,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肾小球细胞增生、基质增多的病理改变减轻,直接防治肾小球硬化。阿魏酸钠能有效抑制血栓素合成酶减少txa2的生成,平衡凝血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血小板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对肾小球基膜损伤;同时恢复受损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扩张微血管,抑制微血栓形成,抗凝血、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可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患儿高血脂状态,防止脂质过氧化损伤。通过改善肾微循环,减少尿蛋白;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从而阻止或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保护肾功能[2]。
综合观察结果表明,经过足疗程规律治疗,阿魏酸钠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方面通过以上机制有减少尿蛋白,提升白蛋白,降压,调节血脂,改善肾小球病变,改善肾功能,提高治愈率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耐受性好,可用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李宾.阿魏酸钠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3(5):106-107.2陆宪英,任玉卿,杨喜荣.内皮素抑制剂-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中华综合临床杂志,2005,7(7):50-51.
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