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舞蹈病

针灸治疗:小舞蹈病

2009-11-27 zhongyi.39world.com A +


【概述】
 
小舞蹈病又称风湿性舞蹈病属于原因不明性一种脑病常为急性风湿病表之一本病多见于5~15岁儿童多系亚急性起病也有因情绪激动而骤然发病表为极快不规则跳动和无意义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和肌无力等且常伴心理障碍代医学除了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疗法
代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首见于1956年[1]之后虽陆续有一些临床文章但多为案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则出于八十年代后期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已经表明针灸对本病有确切的效果方法上体针为主头针亦有较好的疗效;取穴上多主张用督脉的穴位;疗效上病程半年内者痊愈率较高且远期疗效巩固除此之外针灸对偏侧舞蹈病(又称半舞蹈病)也有较好的效果[2]该病多系脑基底节血管损害所致舞蹈动作上肢为重额面与下肢较轻
关于针刺治疗小舞蹈病的作用机理可与针刺对中枢神经和机体免疫功的调整作用有关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大椎风府百会水沟
配穴摇头挤眉加风池太阳;努嘴弄舌配颊车地仓;上肢配合谷内关郄门;下肢配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腹部配中脘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症加配穴风府大椎应根据患者年龄严格掌握进针深度风府穴不超过1.5寸得气即可;大椎穴不超过2寸宜使针感向上肢或四周传导如经验不足者亦只须针至得气百会足三里施补法其余穴位均提插加捻转手法施泻法针感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佳当症状控制之后除主穴外酌情取一配穴大椎风府一般不留针或留针10~15分钟其它穴位留针60分钟中间酌情行针1~2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舞蹈症状全部消失血检正常;显效痊愈动作基本消失动作幅度明显减小血检正常;有效痊愈动作减少幅度减小或近期症状好转但易复发
共治85例痊愈7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总效率为100%(3,4)对其中29例治愈者进行随访3例复发[4]
头针
(一)取穴
主穴舞蹈震颤区
配穴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穴连线)枕下旁线(枕部枕外粗隆下方旁开1寸的垂线自玉枕达天柱)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如未见效可改用配穴顶颞后斜线如小脑平衡失调加枕下旁线舞蹈震颤控制区用28号1.5寸针与头皮呈30度角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150~200次/分速度捻转连续捻转3分钟休息10分钟重复2次起针顶颞后斜线从上向下1.5寸针连刺3~5针枕下旁线可用1.5寸针向下平刺1~1.2寸根据症状用抽气法(泻法)或进气法(补法)抽气法的操作为进针得气后迅速将针提到皮下再刺至原位反复提插3~5次;要求提针力猛插针力弱进气法操作则相反留针2~24小后出针上述方法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38例痊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7%[5,6]
头针加体针
(一)取穴
主穴舞蹈震颤区平衡区(均头穴)
配穴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冲太溪风池
(二)治法
主穴均用根据症情酌加配穴3穴针刺方法同前述每日1次疗程间不限症状消失为度
(三疗效评价
本法用于偏侧舞蹈病共治11例经5~16次针刺均获痊愈[7]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兰芳针灸治愈五侧舞蹈病中华医学会济南分会1955年年会学术论文1956
[2]许心华等针刺治疗偏侧舞蹈病11例临床报告浙江中医杂志1992;27(7):324
[3]胡银法等针刺治疗小舞蹈病30例中国针灸1994;14(2):11
[4]罗林针刺治疗风湿性舞蹈病52例上海针灸杂志1997;16(2):46
[5]李玉琴头皮针治疗风湿性舞蹈病20例针灸学报1989;5(3):20
[6]刘方土针刺头穴治疗小儿舞蹈病中国民间疗法1995;(1):8
[7]许心华等针刺治愈偏侧舞蹈病11例临床报告针灸学报1992;8(3):31
针灸治疗功血皮质盲【概述】 妊娠28周后,因母体或胎儿方面的原因,须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结束妊娠,称之为引产。现代针灸引产,其主要穴位仍是古代医家所习用的合谷和三阴交。在六十年代,已有多篇报道,而自八十年代的大多数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此二穴确有引产作用,且对母亲及胎儿都无不良影响。有的单位曾对电针引产和催产素静脉滴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