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心绞痛

专家提醒:冬季易发不稳定心绞痛

2009-11-27 www.gov.cn A +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专电(记者周婷玉)北京协和医院王厚力等专家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冬季易发不稳定心绞痛。该研究对心脏病患者在低温低压环境下预防发病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厚力等收集了北京地区5704例不稳定心绞痛发作病例,并对病例同时期的气象资料,包括气压、湿度、气温和风速等进行分析。研究证实,低温以及低压环境下易发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最高的季节为冬季,月份为12月及1月,此后以春季、夏季、秋季的顺序发病率递减。

    研究显示,当气温低于人体最适体温(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时,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开始增加。专家分析认为,冬季北京上呼吸道感染增多,炎症因子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并影响血管舒缩,引起血压、心率变化,影响心肌氧耗及供血量,从而导致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高。

    此外,寒冷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冬季进食食谱可导致血脂增高。气温降低时,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清因子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原因都可导致寒冷月份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高。

    专家指出,9月、10月的北京温度适宜,气候变化小,发病率为全年最低。同时研究显示,气压因素也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有影响。随着气压下降,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率升高。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