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2009-11-27 www.xfujk.com A +

  完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有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4.合理用药

  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5.定期检查

  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