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新疆出血热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感染与传染病学新疆出血热

2009-11-27 www.hezhici.com A +

  传染源主要是疫区的绵羊和塔里木兔,此外,山羊、牛、马、骆驼、野兔、狐狸也可能为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是传染源。亚洲璃眼蜱(Hyatommanasiaticum,一种硬蜱)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蜱主要存在于胡杨树下的树枝落叶内,通过叮咬传播给人和动物,病毒可经蜱卵传代,故亚洲璃眼蜱也是本病毒的储存宿主。此外,接触带毒的羊血或急性期病人的血液通过皮肤伤口感染人,摄入病毒污染的食物也可感染本病。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青壮年为多,发病与放牧有关。疫区人群有隐性感染、发病后第6天出现中和抗体,两周达高峰,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季节为3~6月,4~5月为高峰,呈散发流行。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0日。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全身痛、口渴、呕吐、面与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和颊粘膜出血点、上胸、腋下、背部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鼻衄。热程约1周。热退前后出现低血压休克、出血现象,如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等,病程约10~14日。无少尿期和多尿期经过。

  【辅助检查】

  血象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尿有蛋白。粪便隐血试验大多呈阳性。出血、凝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上一页1234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