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新生儿窒息

急症针灸|新生儿窒息

2009-11-27 www.pharmnet.com.cn A +

 针灸大全急症针灸-新生儿窒息-【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只有心跳,而无自然呼吸或呼吸运动不完善的一种症状。其中缺氧较重,全身青紫,呼吸表浅或不规则,肌张力增强或正常,称青紫窒息;缺氧更重,皮肤苍白,呼吸微弱或无呼吸,肌张力松弛,称苍白窒息。针灸对二型窒息都有较明显的效果。就所收集的20世纪50年代末治疗的8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看,平均抢救成功率达98.9%[1~4],一般采取简便的毫针或指针刺激以应急。还观察到,用其他方法急救,窒息的患儿往往须在呼吸恢复一段时间后。肤色才开始好转,而以针灸救治,即使重度窒息也往往在呼吸逐渐恢复的同时,肤色即渐渐转红。值得一提的是,针灸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报道几乎集中于1959年,之后再未能见到公开发表的文章,直至1996年出现较大样本的观察资料。这表明即使在产科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针剌的作用不可低估。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体针1.取穴主穴:水沟、素s。配穴:涌泉、十宣、百会。2.治法:先取主穴,效不明显时再加取配穴。水沟、素s,可单取亦可同取。浅刺留针,持续作轻快捻转,直至呼吸恢复并有哭声后起针。涌泉进针后施捻转转泻法。十宣急刺不留针,百会穴用艾卷作回旋灸,离穴位距离2.5cm左右。如针剌后30分钟无效改用它法。3.疗效共抢救139例,结果,137例获得成功,2例无效,成功率为98.6%。一般好转时间都不超过10分钟[1,2]。(二)指针l.取穴主穴:劳宫。配穴:长强。2.治法将新生儿平放,医者用两手拇指指腹压迫患儿双侧劳宫穴,压迫3秒~4秒,间歇3秒~4秒,有节奏地一按一放,直至呼吸恢复;如效果欠佳,以右拇指指腹压迫长强(或同时令旁人按压),法同上。3.疗效共28例,27例成功,1例无效。压迫次数最少1次,最多20次见效(平均5.9次)[4]。(三)其他措施1.首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粘液,其次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2.供氧直至皮肤转红。急救好转后,仍须注意护理,如发生颅内出血等,应及时处理。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张×,男,1983年6月20日,住院号16684。主诉:(代诉)出生后窒息10分钟。病史:宫内妊娠32周,自然分娩,分娩后因患儿脐带绕颈2周而窒息,Apgar氏评分法评为4分。立即给患儿清理口腔粘液、吸痰、弹足底,10分钟后无反应。诊断:新生儿窒息。治则:醒脑益气。取穴:脑干穴、脑点。治法:以耳针穴位刺激脑干穴、脑点穴,30秒钟捻转40次,不留针,1分钟后患儿面部肌肉出现收缩,继续刺激2分钟,患儿发出轻微哭声,3分钟后又以同样手法刺激1次,情况明显好转,呼吸均匀,哭声洪亮,皮肤色泽开始恢复,3日后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患儿发育良好。(新中医,1988;(6):32)【主要参考文献】[1]雷永仲.针灸疗法急救新生儿窒息附7例临床应用报告.中华妇产科杂志,1959;3:194[2]莫戊辛等.针灸急救新生儿窒息54例报告.中华妇产科杂志,1959;4:330[3]王正公.中医中药在第二人民医院全面开花.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1:封3[4]附二院产房组.压迫劳宫急救新生儿窒息.武汉医学院学报,1959;1:60[5]孔方方.针剌治疗新生儿窒息78例.中国针灸,1996;16(10):50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