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猩红热

猩红热,今年比去年多

2009-11-27 news.sina.com.cn A +

  本报讯(记者李靖)“从传染病疫情监测到的情况来看,猩红热的发病人数同比在增多。”11月7日,记者从沈阳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这一消息,鉴于猩红热以侵及中小学生为主的特点,专家提醒各中小学校、学前班等单位应加强晨检制度,一旦有学生发病要及时报告和隔离。

  据介绍,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扁桃体炎、风湿热、心内膜炎等病症。常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猩红热,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居多。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偶尔可通过带菌用具传播,其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另外,人群普遍易感染,其中,7-14岁为高发年龄。在感染后,人体可产生抗红疹毒素抗体,不同的红疹毒素间没有交叉免疫,这意味着患一次猩红热后,又感染到另一种红疹毒素猩红热时仍可以再次发病。在愈后方面,如果出现治疗不当或不彻底的情况,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肾脏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近些年,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渐趋轻症化,容易与风疹等病种混淆。传染病防治科科长王萍表示,目前,从接触到的学生家长、医院门诊反馈上来的病例数据和咨询电话数量都提示“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猩红热总体发病水平有增多趋势。”分析原因,王科长指出,现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落课,往往让其带病坚持上课,即使知道其患上了猩红热,也照来不误,一旦此时学校设立的晨检和缺课原因追查及疫情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再加之冬季室内门窗紧闭,通风条件差,造成病菌播散机会大,感染的人群势必增多。

  截至目前,猩红热还没有特效的疫苗,预防主要依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来完成。专家指出,病人患病期间应隔离治疗,痊愈后才能恢复正常的课业和工作;疾病流行期间,人们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公共场所要保证空气流通。另外,患病期间,卧床休息,多喝开水,用淡盐水含漱口有利于健康恢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