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早期)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VenereallymphogranulomaVenereumlymphogranulomaA55腹股沟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中医:横痃疽,阴疽。张向宁编《医师速查丛书・妇产科速查》此病又称腹股沟淋巴肉芽肿,或称第四性病。为沙眼衣原体L1-L3血清型引起。潜伏期1-7天。有长达5周以上者。原有数据库资料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是通过性交传染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衣原体病,主要侵袭外生殖器、腹股沟淋巴结和直肠。由沙眼衣原体引起。张向宁编《医师速查丛书・妇产科速查》早期为极小的疱疹、溃疡,好发于前庭、小阴唇、阴道、子宫颈及尿道口周围,皮损多单发,有时为数个,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数日便可自愈,不留瘢痕。中期腹股沟淋巴结炎,但女性较为少见。经过1-2年或若干年,少数病人可出现晚期损害。(一)生殖器象皮肿:由于淋巴管慢性炎症导致阴唇象皮肿。皮肤表面可发生疣状增殖及息肉样生长,亦可形成尿瘘或粪瘘。(二)肛门直肠综合征:病变由外阴扩展到直肠周围引起直肠周围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晚期瘢痕形成,可使直肠下段狭窄,出现大便变细,排便困难或肛周瘘管原有数据库资料病程可分为三期:(一)第一期为外生殖器损害期。于不洁性交后3天至3周或更长时间,在男性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内侧及女性的子宫颈和后穹窿等处,发生针尖或黄豆大的丘疱疹、脓疱,很快破溃形成边缘清楚、绕以红晕的溃疡。约10-20天消退。因不产生疼痛,常被忽略而不易发现。(二)第二期为腹股沟横痃期。由于两性中淋巴液输纳途径不同,本期症状多见于男性。在原发性损害发生后1-6周,腹股沟淋巴结先后肿大,有痛和压痛。以后相互融合,并与皮肤周围组织粘连,成熟时整个腹股沟呈显著椭圆形肿大、微红、表面高低不平;继之可化脓穿孔,有多数瘘管排出脓性浆液;亦有数个脓肿融合成单腔大脓肿,但痛感一般不重,间有畏寒发热及厌食等全身症状。病程缓慢,常历数月以至年余,穿孔排脓后始愈,愈后留下不规则瘢痕,损害常为一侧,亦可两侧。(三)第三期为外生殖器橡皮肿和直肠狭窄期。本病症状多见于女性,常在数年至十余年后发生。外生殖器橡皮肿可发生于男性的阴茎及女性的大小阴唇及阴蒂,呈坚实的肿胀肥厚,阴蒂可肿大如鸡蛋。直肠病变及症状多见于女性,初为腹泻,大便中带脓血,逐渐排便困难,粪便细如铅笔。肛指检查可发现肛门内肠壁变厚,有数量不定的坚实肿瘤,当上伸至5cm左右即遇到狭窄。病程慢性,越久越重,间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原有数据库资料(一)早期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别是IgA升高明显。血沉增快,白细胞增多,淋巴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多。(二)主要病理变化是淋巴结的卫星状脓肿。(三)Frei试验。(四)补体结合试验。(五)实验室可作衣原体补体结合试验。另可作组织培养,分离衣原体。张向宁编《医师速查丛书・妇产科速查》不洁的性交史,外阴表浅性糜烂与溃疡,实验室检查,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分类增加,血沉增快。慢性期血清球蛋白的明显增高。取瘘管或淋巴结脓液可培养出沙眼衣原体。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有不洁性接触史,潜伏期为1-4周。(二)早期外生殖器部位出现小水疱或糜烂与溃疡。(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男性有"槽沟征"及多数瘘管似"喷水壶"状,愈后留瘢痕。女性可发生直肠周围炎,晚期可出现外阴橡皮肿及直肠狭窄。(四)性病淋巴肉芽肿补体结合试验阳性。(五)病理特征性改变为淋巴结有星状脓疡。原有数据库资料(一)腹股沟肉芽肿。(二)各种性病性淋巴结炎。张向宁编《医师速查丛书・妇产科速查》早期易于治愈,晚期治疗困难。采用磺胺类药物及四环素全身治疗效果显著。(一)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或磺胺异f唑1g,每日4次,1周后减少剂量,每日1-1.5g,一般需服用5-6周。(二)四环素。口服0.5g,每日4次,连服2-4周。急性直肠炎可服二甲胺四环素0.3g,每日2次,连服10日。(三)红霉素。适用于孕妇及儿童。成人口服0.5g,每日4次,共30日。(四)腹股沟淋巴结化脓时可热敷,有波动感时,应穿刺抽出脓液,但不宜行切开引流。(五)直肠狭窄轻度可行扩张术,重者可手术切除。注意,外科治疗必须在充足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强力霉素,每次0.1g,每日2次,连服21天,或选用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口服。(二)局部治疗:淋巴结化脓时应抽脓注入抗生素,忌切开排脓。原有数据库资料治疗方案有以下数种:(一)多西环素。(二)四环素。(三)红霉素。(四)复方新诺明。以上方案可任选一种,并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用药。(五)局部可用1:8000高锰酸钾液清洗患处,5%磺胺软膏外用。原有数据库资料(一)患者不应与任何人发生性接触,对其性侣应服药作预防治疗。病人内裤等应注意消毒,污染物妥善处理。病人必须彻底治愈,方能过正常性生活。(二)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厚味之品。患者此期最好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患处注意卫生,经常清洗或换药。(三)本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如治疗不及时或误治,溃破年久不愈合,有时可继发链珠菌感染性坏疽,生殖器橡皮肿少数可继发癌变,都可致预后不良。一般本病治愈后可终身免疫。本病无遗传性,不影响后代健康。原有数据库资料由于不洁性交,感染秽毒邪气,败精搏血,留滞精道,加之七情郁滞,痰浊内生,痰浊与秽毒邪气相合,凝集于三阴之经,于股内合缝处结肿而成。原有数据库资料本病是感染秽毒,凝集于股内合缝处结肿而成。其病位相对在下,其病性初起多为实为热,后期则多为虚或虚实错杂。故在辨证时当抓住,实热与虚或虚实错杂,其实也当辨清寒热燥湿属痰属瘀,其虚当辨清气血阴阳脏腑。(一)湿热瘀浊证:股内合缝处结肿,发病缓慢,初起表面不红不热,继而呈暗红色,发于三阴经之别。非单纯毒热阳症,初起半阴半阳,伴发热、头痛、纳差、关节痛。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证候分析:由于感染秽毒,七情郁滞,痰浊内生,痰浊与秽毒相合,凝聚于三阴经之部,故股内合缝处结肿,初起表面不红不热,继而呈暗红色。温毒郁久化热,则发热,湿毒上攻则头痛、关节痛。湿毒阻滞中焦则纳差。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乃湿毒瘀浊凝结之证。(二)血瘀络阻证:肿大的淋巴结破溃后成瘘难敛,疮色暗淡,转为阴证,形成橡皮肿,残留疤痕狭窄,伴乏力,气短。舌紫暗、苔白,脉沉涩。证候分析:由于血瘀阻络,余毒积聚,则肿大淋巴结破后成瘘难敛,形成橡皮肿,残留疤痕狭窄。久病伤阴耗气,则疮色暗淡,转为阴证,气短,乏力,舌紫暗、苔白,脉沉涩乃血瘀阻络之征。原有数据库资料本病应与软下疳横痃区别,后者有剧痛的软下疳病史,或软下疳同时存在;淋巴结急性红肿,有剧痛和压痛;化脓为单腔性,穿孔时只有一个瘘管;同时发热、畏寒等反应严重,链杆菌试验阳性而Frei试验阴性。原有数据库资料本病病因是感染秽毒,初期为实为热,治疗当以解毒散结,行气除痰为主;后期为虚或虚实夹杂,治疗应益气活血,托里败毒。如晚期形成橡皮肿及疤痕狭窄者,则又当化瘀散结,解毒消肿。(一)辨证选方:本病有早期、晚期等不同阶段,中医辨证分以下证型:1.湿热瘀浊证:治法解毒散结,行气除痰。方药土茯苓合剂加减。方中土茯苓、金银花解毒;加入夏枯草、连翘、浙贝母散结消肿;柴胡、川芎、郁金理气解郁;陈皮、茯苓、半夏行气除痰。2.血瘀络阻证:治法益气活血,托里败毒。方药托里透脓汤加减。方中黄芪、炒白术益气;当归、穿山甲、白芷、青皮行气活血;皂角刺败毒;升麻、黄芪托脓;甘草解毒和中。如晚期橡皮肿及疤痕狭窄重者,可加入僵蚕、桃仁、大黄、全蝎。(二)其它疗法药物外治未溃者,可用五倍子炒黄研末,与百草霜和匀,醋调敷,每日3次。已溃成瘘者,用月白珍珠散掺疮面上,外盖玉红膏,每日1次。1.张向宁编《医师速查丛书・妇产科速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P204;2.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P1063;3.原有数据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