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
代表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在反映全身血容量及心功能状况方面比动脉压早。可准确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情况。
CVP:0.49-0.98KPa(5-10cmH2O)
CVP<0.49KPa血容量不足
CVP>1.47KPa(15cmH2O)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CVP>1.96KPa(20cmH2O)充血性心力衰竭
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capillarywedgepressure,PCWP)
用Swan-Ganz飘浮导管测肺动脉压(P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
正常值1.3-2.9KPa(10-22mmHg)
PCWP低于正常值反映血容量不足(较CVP敏感)
心排出量(Cardiacoutput,CO)
CO:心率×每搏排出量4-6L/min
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
CI: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2.5-3.5L/min・m2
总外周血管阻力(SVR)100-130KPa.S/L
动脉血气分析
PaO2动脉血氧分压10.7-13KPa(80-100mmHg)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8-5.8KPa(36-44mmHg)
动脉血PH值7.35-7.45
PaCO2>5.9-6.6KPa(45-50mmHg)而通气良好→肺功能不全
PaCO2>8.0KPa(60mmHg)吸纯氧无改善→ARDS先兆
动脉血乳酸盐监测
正常值1-1.5mmol/L乳酸盐/丙酮酸盐(L/P)↑正常值10:1
当下列五项中有三项以上异常,结合临床上有休克及微血管栓塞症状和出血倾向,可诊断DIC
①plt<80×109/L
②PT延长>3秒以上
③血浆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降低
④3P试验阳性
⑤血涂片中破碎RBC>2%
胃肠粘膜内PH值
正常值7.35-7.45
休克时胃肠道较早便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有利于发现隐匿性休克
休克的治疗与护理
休克的治疗是一个科学而有计划的综合治疗,需要医护人员有效的协作和配合
一般紧急治疗
原发伤的正确及时处理,抢救时机,感染性休克强调病灶处理
体位头与躯干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建立静脉通路
给氧,保持呼吸通畅
控制体温、预防感染、防意外伤
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维持扩容作用1小时后补胶体,全血、血浆、成份输血、清蛋白、血浆增量剂等高渗盐溶液,消除组织水肿和扩容
一定要进行CVP监测
维持酸碱平衡
酸性环境有利于氧与血红蛋白解离而,增加组织供氧
重度休克合并酸中毒经扩容治疗不满意时用碱性药物
按血气分析调整治疗剂量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理由:严重休克单扩容治疗不易迅速改善
循环和升高血压时机:血容量已基本补足,但循环状态未好转,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结合当时的主要病情
选择:兼顾重要脏器灌注,选择血管收缩剂与扩张剂联用。
⑴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α、β-受体作用:兴奋心肌,缩血管,升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用量:0.5-2mg间羟胺(阿拉明):同去甲肾上腺素但作用弱
⑵多巴胺:最常用的血管收缩剂,兴奋α、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药理作用与剂量有关,抗休克主要取其扩张内脏血管的作用,多与阿拉明合用。
⑶异丙肾上腺素:兴奋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不用于心源性休克
⑴酚妥拉明:α-受体阻滞剂,间接兴奋β-受体
⑵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改善微循环使血管舒张
⑶硝普钠:同时扩张小A和小V,对心脏无作用
强心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西地兰等兴奋α、β-受体兼有强心功能
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诊断DIC后应用肝素抗凝
应用抗纤溶药物应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
用于感染性休克及严重的休克,主张大剂量,1-2次短疗程
1.阻断α-受体兴奋,扩血管,改善微循环
2.稳定溶酶体酶
3.强心,增加CO
4.增强线列体功能防止WBC凝集
5.促进糖异生,减轻酸中毒
1.ATP-Mg-Cl2疗法
2.钙通道阻滞剂,防止钙内流
3.纳洛酮(吗啡类拮抗剂)改善组织灌注,稳定细胞功能
4.SOD氧自由基清除剂,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5.PGS、PGI2调节体内前列腺素,改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