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什么是药物性肝病
吉林通化解放军206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药物及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的损害,称为药物性肝损伤或药物性肝病。随着药物的不断创新、增多,药物性肝病临床病例也日渐增加,占所有药物反应的10~15%。
目前药物性肝病主要有Danan及Maria诊断标准。Danan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评价结果更接近临床判断。
药物性肝病的分类
药物性肝病按其病理特征可分为肝炎型、脂肪肝型和胆汁淤积型。
肝炎型的特征为肝细胞实质性损害,呈灶性块状坏死;脂肪肝型特征是肝细胞内大量脂肪沉积;胆汁淤积型表现为血清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药物性肝病按临床特征又可分为三类,包括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以及混合型。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多数在给药1周~3个月内发生。如之前已对该种药物有暴露史或致敏,可在1~2天内发病。1年以前使用的药物,基本可以排除急性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多有2~8周的潜伏期,常有发热、寒战、荨麻症样或麻疹样皮疹、瘙痒、关节痛或淋巴结肿痛等过敏征象。除肝功能损害外,肝外表现可有溶血性贫血、骨髓损伤、肾损伤、胃肠道溃疡、胰腺炎等。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纤维化、肝硬化类似,其中2%~3%患者可死于暴发性肝衰竭。
对于药物过敏反应所致的肝病则具以下特点:服药开始后5~90天出现肝功能损害;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皮肤搔痒和黄疸等;发病初期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升高或白细胞增加;药物敏感试验为阳性,血清中有自身抗体。
更多药物性肝病问题,请免费咨询肝病专家!QQ:1161248226或者拨打肝病康复热线:0435-3337222,获得更多的帮助和建议!
更多肝病防治知识尽在吉林通化解放军206肝病医院网站>>>>>>详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