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如何产生的?有何办法恢复正常? 爱问知识人

2009-11-26 iask.sina.com.cn A +


楚风湘韵
[圣人]一、什么是血小板减少?

血液中有三种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是血细胞体积里最小的,血小板正常在人体里有10万-30万,就是说每立方毫米中有10万-30万个血小板,目前血常规的检验单中血小板计数是以升为单位,他的正常指是100-300*109/L,也就是说每升血液中含有100亿-300亿个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就是指血小板低于正常,即低于10万/MM3,血小板少于10万就称为血小板减少。

二、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血小板是血液有形成分的一种,主要是起止血作用,当人们受到外伤的血管破裂,就会引起出血,那么人体要自发的止血,这是血小板就要聚集在破裂的血管处,形成血凝块,把血管破口堵上,从而起到止血作用。我们知道了学校办主要是止血,那么血小板减少就会引起出血,病人表现为身上皮肤有出血点,紫癜,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年轻女性月经量增多,严重的病人吐血、便血,甚至引起腔内出血危及生命。

三、血小板减少一定会有出血吗?

血小板主要起止血作用,血小板减少后容易出血,但不是所有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都有出血表现。在病人血管弹性良好,凝血机制正常,一般情况下,5万以上血小板减少病人不会有出血现象,轻微的外伤也不至于出血,3万-5万血小板病人受到外伤会有明显出血,一般不会有严重的自发性出血。如果血小板低于2万,就会有明显的出血,严重的内脏出血的危险性非常高,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随其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多变,需迅速鉴别病因,若有可能应予以纠正(如在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由于血小板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造成疗效的降低,因而要间歇性使用以预防上述抗体产生.若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则血小板输注应保留于治疗致命性或中枢神经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则血小板输注保留于治疗急性出血或严重性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数<10000/μl).成年人的治疗通常开始口服皮质类固醇(例如强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计数将在2~6周内恢复正常,然后逐步递减皮质类固醇.但大多数病人的疗效不够满意,或是减少肾上腺类固醇剂量后即复发.脾脏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缓解.对于用类固醇和脾脏切除治疗难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药物的疗效尚未证实.由于慢性itp病程长,同时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对治疗方法的利弊仍须慎重权衡.应用合成的雄激素(达那唑),或使用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或环孢菌素的免疫抑制疗法的疗效并不一致.对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静注(ivig),这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包被抗体血小板的作用.ivig剂量1g/kg,1天或连续2天.患者血小板数常可在2~4天内上升,但仅维持2~4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g/(kg.d)静脉输注3天,可使血小板数迅速上升,且费用略低于ivig.对那些有致命性出血的患者亦应输注血小板.由于糖皮质类固醇或ivig可能预期在几天内显效,因而对itp患者不应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患儿治疗与成人相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复血小板数,但不能改善临床结果.由于大多患儿在几天或几周内可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自发性恢复,有时推荐单用支持疗法.对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无效的慢性型itp患儿脾切除术应至少推迟6~12个月,这由于无脾患儿增加了严重感染的危险,即使患病经年累月,大多患儿可自发性缓解.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疗法
一:  【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方名】加味脾阴煎。  【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血热脾虚。  【治法】止血摄血。  【方名】止血汤。  【组成】生地20克,黄芪30克,藕节10克,白芨10克,山楂10克,茜草10克,红枣10枚,花生衣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回答:2008-07-2417:31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共0条评论...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