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及简介:
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牙髓坏死和牙髓变性;其中以牙髓炎最常见。
感染性病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感染可继发于深髓和其他严重的牙体损坏,是细菌及其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髓孔进入牙髓内,造成牙髓组织的炎症。当牙周组织发生疾病,感染可通过根尖孔或副根管口,逆行进入牙髓,使牙髓组织发生炎症,称为逆行性牙髓炎。血源性感染也可引起牙髓炎。
二、临床表征:
牙髓组织处于四壁坚硬的髓腔中,当有炎症病变时,由于充血,渗出物积聚,髓腔压力增大,压迫牙髓神经,引起疼痛,同时,炎症分解产物作用于神经末梢而使其敏感性增高,引起剧烈疼痛。又因牙髓中的神经末梢,为无髓鞘纤维,只有痛觉感受器、没有定位感受器,因此,呈放射性疼痛,病员常不能指出患牙。再因根尖孔狭小,不利引流,容易导致牙髓坏死。
三、一般性治疗和预防:
治疗原则是保存活髓或保存患牙。牙髓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由于牙髓的生物学特性,可根据患者年龄、病牙的位置及病变的程度等选择治疗方法。
1、前牙:不论病变程度,都以选用牙髓摘除术(根管治疗法)为宜。
2、后牙:早期牙髓炎时(开髓后,肉眼见冠髓出血,为有结构的组织,未见冠髓有大量出血或坏死的情况),成人可选择干髓法治疗,青少年则考虑活髓保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