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眼眶击出性骨折

眼眶击出性骨折

2009-11-26 jib.xywy.com A +

眼眶击出性骨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检查眼球上转运动,若患侧眼球不能向上转动,即可确定诊断。

2,眶缘触诊,有无阶梯状变形和移位。

3,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有参考价值。

4,下直肌牵引试验结膜囊内表面麻醉,用眼科有齿钳从巩膜挟住下直肌肌腱,使眼球转动,如已被嵌顿,则眼球向上运动受限,可与健侧比较(图1)。

图1下直肌牵引试验

用镊子夹持下直肌腱膜,证明眼球旋上运动已恢复者为阴性。

5,X线片有重要诊断价值,摄鼻颏位,鼻额位及侧位片,可发现下列病变:①上颌窦顶部有不正常的软组织影,②可见眶内组织脱入上颌窦顶部,呈悬滴吊床样阴影,③有时可见血液和眶底骨片突入上颌窦中,④眶底骨质缺损。

6,眶部CT扫描轴位及冠状面CT扫描能清晰地显示骨折状态和眶内容物脱出程度,也可显示面部其他骨折,能为患者的伤情进行综合评价。

1,局部症状眼睑肿胀,皮下瘀血,结膜下出血,皮下气肿及眶内气肿。

2,复视为眼下直肌嵌顿于骨折缝隙所致,两眼向上看时出现此症,常于急性反应消退后出现,眼球向下移位也是引起复视的原因之一。

3,眼球下移为眶内软组织坠入上颌窦内所致,用一线在眼前水平拉直,可看出伤侧瞳孔较健侧为低。

4,眼球陷没早期因眶内水肿,出血,仅呈眼球突出,伤后数日反应消退方出现眼球陷没,主要因为眶腔增大和眶内脂肪疝入上颌窦所致,同时与眶内脂肪感染坏死,球后粘连以及眼外肌瘢痕缩短等晚期病变,也有重要关系。

5,眼球运动受限常为眼球垂直轴运动受限,发生机理尚无定论,眶内压骤增学说认为是下直肌嵌顿于骨折部位所致,Koonreef(1982)根据解剖学研究认为,眼球运动障碍是因眼外肌周围结缔组织出血,肿胀,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Hammerschlag(1982)通过CT扫描分析发现,下直肌运动受限是因眶内容物脱出牵引肌肉使之扭曲而引起。

6,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为眶下神经损伤所致,麻木范围为下睑,颊部,处翼和上唇,此症也发生于眶下缘骨折,并非击出性骨折所特有,约有半数患者麻木可在一年内消退。

7,视力障碍发生率为20%~30%,原因有下列6种,须及时检查,作出诊断,抢球视力:

(1).角膜外伤,晚期可引起角膜白斑。

(2).虹膜破裂脱离,虹膜瘫痪,瞳孔散大,固定,晚期可引起青光眼,(3).晶体脱位或半脱位,晚期可引起白内障。

(4).视网膜病变。

(5).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萎缩。

(6).眼球穿透伤,此伤为早期眶底修复的禁忌症,故应仔细检查,作出诊断,并予及时处理。

眶底骨折常涉及面部其他部位骨折,有不同分型法。

一.Converse等(1967)分类法

1,眶底骨折①单纯性眶底骨折,眶缘无损伤,②复杂性眶底骨折,有眶缘和面部骨折。

2,眼眶多形性骨折①线形骨折,涉及上颌骨和颧骨,②眶底粉碎性骨折,伴有面中部骨折,③颧骨骨折,额颧缝分离,眶底颧部向下移位。

二.Crumley等(1977)分类法

1,单纯眶底骨折。

2,眶缘及眶底骨折。

3,颧骨鼎足形骨折。

4,中央部复合骨折(LeFort二型骨折)。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