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未知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5-25 例1 男性,45岁。农民。因畏寒、发热9天,咳嗽6天,气促1天,于1997年8月5日入院。发病前经常到郊外割草。查体:T39℃,P92次/min,R36次/min,BP105/70mmHg(1mmHg=0.133kPa),呼吸急促,口唇甲床发绀。皮肤充血,散在皮疹。右大腿内侧可见0.5cm×0.8cm黑色焦痂。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肺闻及湿音,HR92次/min,律齐、无杂音。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恙虫病抗体1∶64阳性。PaO242mmHg,PaCO238mmHg。胸片:双肺纹理模糊,双中下肺可见斑片状阴影。临床诊断恙虫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经口服四环素、吸氧、地塞米松等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气促加重。行气管切开,用900C呼吸机辅助─控制通气(A-CV)模式,FiO270%。半小时后复查PaO250mmHg,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2小时后复查PaO280mmHg。逐渐降低吸氧浓度及PEEP,呼吸衰竭纠正,一周后停用呼吸机,患者治愈出院。
例2 男性,66岁,农民。因反复发热10天,伴呼吸困难2天,于1997年11月28日入院。发病前经常在草丛中劳动。查体:T39.4℃,P112次/min,R48次/min,呼吸急促。皮肤充血散在皮疹。右大腿内侧可见0.5cm×1.0cm黑色焦痂,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肺可闻及湿性音,HR112次/min,律齐,无杂音。血清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外裴氏反应)1∶320阳性。胸片:双肺散在小斑片状浸润阴影,PaO235mmHg,PaCO228mmHg。入院后诊断为恙虫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给鼻导管吸氧,氯霉素静脉滴注后,体温降至正常。入院第2天仍呼吸急促,FiO250%,PaO249mmHg,行气管切开,用900C呼吸机A-CV/PEEP,并给地塞米松、人体白蛋白、抗感染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机械通气4天后撤机成功,2周后治愈出院。
讨论: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文2例均为农民,发病前曾在草丛中劳动。临床表现突发高热、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血清学检查阳性,确诊为恙虫病。患者发病前身体健康,急性起病,数天后出现呼吸困难,PaO2<60mmHg,2例均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恙虫病立克次体从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局部繁殖,引起皮损。继而进入血循环,形成立克次体血症。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和各脏器的炎症,肺内有出血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