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后引起的皮肤黏膜过敏反应,称为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通过观察药疹的形状,可以分辨出是什么类型的药疹。
固定性药疹: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单个边缘清晰的圆型红斑或水疱,停药后一周可消失,愈后留有色素沉着,1~2个月后消失。
麻疹、猩红热样药疹:呈红色细小斑疹和斑丘疹样散在分布,停药后2~10天后可逐渐消退。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初发时似湿疹、猩红热样皮疹,逐渐加重,全身皮肤红肿、渗液、皲裂,皮肤似“桦树皮”样,反复剥脱,情况极为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出现药疹时,应立即停用致过敏的药物,轻则只要通过多饮水,就可以加速药物从体内排泄而退疹;必要时,服苯海拉明、赛庚啶、非那根等抗过敏药物;重则住院治疗。当明确某种药物过敏后,应记住药名,以后不能再使用。【《医药养生保健报》3月31日】姜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