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抗癌在线-癌症肿瘤-治疗方案相关药物:胰腺癌概述
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美国发病率10年间上升了3倍,虽然发病率仅列居第10位,而死亡率却达到第4位。我国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在我国癌症死亡人口中已跃居第6~7位。癌肿多发于胰头部位,占70%~80%。可呈多中心播散,早期诊断困难,只有10%~20%的病人可以行切除手术。但术后50%~90%术后复发。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方案大多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多学科的联合治疗,使局限于胰腺内直径不超过2cm的小胰腺癌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19%~41%,癌肿直径不超过1cm者,5年生存率接近100%。因此,早期诊治对胰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胰腺癌病理学(一)组织病理学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为多见,占90%。其他组织学分类:①导管细胞癌;②腺泡细胞癌;③胰岛细胞癌;④未分化癌、胰母细胞癌、癌肉瘤等较少见。
(二)浸润和转移途径胰腺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是淋巴结转移和直接浸润,其次为血道播散及沿神经鞘蔓延。胰腺癌确诊时,大约仅10%患者癌肿仍限于局部;而90%的患者已发生转移,其中50%以上转移至肝脏,25%肠系膜转移,20%以上侵犯十二指肠。
1·直接浸润是胰腺癌转移的主要形式之一。早期即可直接侵犯邻近的胆总管下端、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肠系膜上血管。晚期通常浸润腹膜后纤维脂肪组织、小网膜囊、十二指肠、胃后壁等。癌肿与所受累的组织广泛融合连成一团,形成较大肿块,固定于腹腔。胰体及胰尾部肿瘤侵犯腹膜、大网膜后,发生广泛的种植性转移并产生血性腹水。
2·沿神经鞘膜浸润转移胰腺癌向后方浸润累及腹膜后神经鞘膜及神经根,产生持续性背部疼痛。
3·淋巴结转移位于胰头部的癌肿淋巴结及肝胆等器官转移机会最多,通常肝门部及幽门下淋巴结群转移率最高。而胰体尾部肿瘤转移则更为广泛,除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外,常可广泛转移至肝、肺、骨骼等器官。
4·血道播散胰腺癌血道播散通常由门静脉转移至肝,再转移至肺,继而转移至肾上腺、肾、脾、脑及骨骼等组织。
胰腺癌病因胰腺癌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楚,但与下列因素有关。
1.致癌物质几十种亚硝胺在动物体内可激发癌肿,可导致胰腺癌的高发病率。如烟草在肝脏中可代谢成为致癌物质,这些物质经胆汁排出,通过反流进入胰腺,在一定作用时问后致使导管上皮癌变。
2.饮食高蛋白饮食与胰腺癌发病有关。每人平均脂肪摄入量与胰腺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高蛋白与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胰腺细胞的更新率,进而增加了胰腺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另外,食物中的亚硝胺持续的刺激作用,也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
3.吸烟烟叶中所含的亚硝胺吸入后经血液运至肝脏,被激活后排入胆汁逆流入胰管。吸烟者胰腺癌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2~3倍,且发病年龄亦提前10~15岁。
4.与胰腺癌发病有关的疾病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死亡率为非糖尿病者的2~4倍。糖尿病发生在胰腺癌之前,当出现胰腺癌症状时,糖尿病病情发展加速,或原已控制的病情表现为不稳定或难以控制。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有钙化灶的胰腺癌发病率较一般人高100倍。此外,酗酒、饮食中缺乏水果及新鲜蔬菜,长期暴露印刷、炼焦、煤气、炼油、石化等环境中,也与胰腺癌发病有一定关系。
胰腺癌鉴别诊断胰腺癌应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瘤或囊腺癌及胰岛素瘤等鉴别。
1.慢性胰腺炎一般多有急性胰腺炎发病的经过,可长期迁延不愈,CA19-9大多正常。
2.胰腺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多为边界清楚的单房囊性低密度病变,而胰腺囊腺癌的多房性是其特点。
3.胰腺囊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好发年龄为40~50岁,女性以良性居多,男性则多为恶性病变,肿瘤大多位于胰腺体尾部,胰头部少见。胰腺囊腺瘤或囊腺癌的临床症状很少,一般表现为上腹部胀、轻度腹痛和餐后痛加重等。多在出现腹块时就诊,B超与CT均具可靠的诊断价值。
4.胰岛素瘤典型的症状是空腹或劳累时的发作性低血糖表现,主要为乏力、精神恍惚、嗜睡或运动失调等。胰岛素瘤的Whipple三联征对诊断颇有价值,即空腹或体力活动时低血糖发作;发病时血糖低于2.8μmol/L;提高血糖水平可缓解症状。
胰腺癌症状体征早期胰腺癌因病灶小且局限于胰腺内,可无任何症状。随病情进展,肿瘤逐渐增大,累及胆囊、胰管及胰周组织时,方可出现症状。此时病程往往已达半年或以上。
1.上腹部不适及隐痛系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肿瘤侵犯胆管和胰管,起初虽未梗阻,但由于胆汁、胰液引流不畅,胆管和胰管一定程度扩张,患者即可出现腹部不适及隐痛或胀痛的症状。当梗阻严重出现黄疸时,由于胆囊增大胰腺包膜伸张,可出现持续性腹痛,进餐后食物刺激胆汁和胰液分泌,胆管内压力增高,腹痛加剧。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时,可出现持续性腰背部痛。
2.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病灶部位愈邻近壶腹部,黄疸发生率亦愈早。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当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而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体检时可发现患者肝脏肿大,上腹部包块或可触及无压痛胆囊。
3.在病情不同阶段,患者尚可出现上腹饱胀、胀气、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晚期胰腺癌可出现腹部固定的肿块,腹水呈阳性。当肿瘤压迫十二指肠时,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
胰腺癌药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