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5期摘录如发现有乱码,请点击下面链接浏览原文
正文摘录:
桔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5月第7卷第5期107・胰腺损伤48例诊断和治疗寇声涛(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500)【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48例胰腺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治愈43例,死亡5例,死亡率10.4%。结论多数胰腺损伤须经剖腹探查获得诊断,避免漏诊的关键是腹部外伤中保持对胰腺损伤的警惕。根据胰腺损伤的分级、合并伤及全身情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关键词】胰腺损伤诊断治疗胰腺位于腹膜后,解剖部位深而隐蔽。临床上胰腺损伤少见,仅占腹部外伤1%~6%。“,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胰腺损伤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胰腺本身特殊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延误诊断及治疗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我院2005~2007年收治胰腺损伤患者4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胰腺损伤48例,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14~61岁。致伤原因:撞击伤26例,挤压伤13例,刀刺伤9例。闭合性损伤38例,开放性损伤10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l例,其中合并十二指肠损伤13例,肝损伤8例,脾损伤19例,血气胸5例。空肠破裂和肾挫裂伤各9例,颅内血肿3例。其中l例合并4个脏器损伤。1.2术前诊断本组术前确诊胰腺损伤12例,其余均在术中探查获得诊断。术前检查血淀粉酶16例,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升高。B超检查12例,提示胰腺同声异常及胰腺周围血肿者6例,腹腔积液12例。cT检查24例,6例提示胰腺损伤。1.3手术方法根据1990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提出的胰腺损伤分级方法,I~Ⅱ级19例,行清创引流;Ⅲ级14例,行远侧胰切除;Ⅳ级9例,其中5例行远侧胰及脾切除,3例行胰腺近侧端缝闭、远侧端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胰管吻合术;V级6例,2例行whippl{:术,3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局部修补加胆囊、胃和十二指肠造瘘及引流术。2结果本组有术后发生并发症29例,其中胰瘘8例,肠瘘2例,腹腔感染9例,切口感染10例。治愈43例,死亡5例,死亡率10.40A)。3讨论3.1诊断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也易于漏诊。文献报道不少患者经剖腹探查仍有遗漏胰腺损伤,造成严重后果‘“。主要原因为:①缺乏足够的警惕性;②满足于腹腔内出血或腹膜炎的诊断;③胰腺部位深在,单纯胰腺损伤早期亦不会出现明显的腹膜炎。我们体会术中如有下列情况,应认真探查胰腺以免延迟诊断,造成严重后果:①腹腔内有坏死皂化斑;②后腹膜中央有血肿;③十二指肠旁胆汁染色及血肿;④腹腔内有棕色液体,未查明原因;⑤横结肠挫伤、横结肠系膜根部或小肠系膜根部血肿。B超和cT检查对发现胰腺损伤有辅助诊断意义,本组B超检查对胰腺损伤诊断的阳性率为50%,100%接受检查的患者均发现腹腔内有积液。由于胰腺损伤大多伴有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阳性检查结果对治疗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B超检查仍不失为有用的检查方法。胰腺损伤诊断的关键是提高警惕,对上腹部钝、锐性损伤患者均应高度怀疑存在胰腺损伤的可能性。由于术前确诊率低,因此术中仔细探查显得尤为重要。3.2治疗胰腺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是否有大胰管破裂,是否合并十二指肠及其他腹部内脏损伤以及患者的全身状态等因素而决定。不管采取何种术式,均以严密止m、切除失去生机的组织、充分的胰周引流、合理处理其他合并伤为原则。由于胰腺损伤仅为多发伤的一部分,患者伤情重,全身情况差,故应尽量避免复杂耗时的手术方式…。胰腺损伤伴有主胰管断裂的病人如果发生在胰尾,肠系膜上血管左侧主要远侧胰腺切除,寻找近端主胰管断端并结扎,包埋胰腺断端。胰腺损伤一旦诊断确立,应立即手术。延误手术轻者形成胰腺假性囊肿,严重者由于大量胰液外溢引起自身组织消化、坏死、感染,腹膜炎加重,大量毒素吸收造成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33重视术后处理胰瘘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可高达20%[…。,本组胰瘘8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我们体会是:①全胃肠外营养支持;②抑制胰腺分泌,生长抑素的应用;③监测胃液、腹液、血液淀粉酶;④充分有效的腹腔持续负压引流;⑤必要时行腹腔灌洗。胰腺损伤的病人术后多禁食,胃肠减压,加上手术感染,高热等,多处于消耗、营养不良的状态。术后进行营养支持是治疗胰腺损伤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认为术中判断病人需要禁食时间长,应该留置空肠营养管。另外,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如生长抑素、奥曲肽、乌司他丁等可以减少胰瘘的发生,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i1]wi|sorIRH,M00reheadRJcu肿ntmall“gemenfnfⅡauma【0【h。pancre―as【J]BrJs“rg,1991,78(10):1196一1202.[2]张乐超.胰腺损伤误漏诊原因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1.13(1):107.[3]唐伟镖,林展雄,陈熙文严重胰腺损伤的诊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3):192―194[4]林建山.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6B):22(收稿日期:2008―02一15)[3]彭健豪,张连峰.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J]中国比较医学杂[5]志,2006,16(1):54―57.[4]罗清逢,宋佩辉,刘绍春,等.登革热的免疫病理研究[J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24(5):359一:360向春云,欧敏生,沈文强.心电图对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4):681―682.(收稿日期:2008一03―22)
阅读此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