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丽丽长期尿床,医治多年未果,性格越来越孤僻,目前已有“害怕进入高中住校”,“不想上学了”等一系列心理症状。
遗尿症分器质性遗尿和功能遗尿症两大类,临床所见因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者不超过10%,大多数遗尿症因精神因素引起,这与父母过度溺爱或教育不当,未及时唤醒儿童养成自动排尿的习惯有关。如丽丽经检查能排除器质性遗尿症,则属于非器质性遗尿症,它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多伴有社会心理问题,属于儿童行为障碍中的排泄障碍。
遗尿症往往给病儿带来痛苦,使他们受到责怪、羞辱和歧视,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情绪问题。但也有一部分病例的情绪问题与遗尿症出于同一个致病因素,如由于错误的处理方式遗尿症经久不愈而成为持久的心理创伤。
治疗遗尿症首先需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器质性遗尿症的治疗原则是心理治疗加行为矫正治疗。要鼓励患者树立克服遗尿症的信心和勇气,斥责和惩罚只会使患儿感到羞耻,伤害其自尊心,造成羞怯、自卑、孤僻等性格缺陷。另外还可进行定时唤醒条件反射治疗(用两个声音柔和的闹钟,在观测每次遗尿规律时间前约10分钟定时闹醒排尿)。另外近年来,有医生主张用新型抗抑郁剂来治疗功能性遗尿症亦获得疗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