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异常血红蛋白病

异常血红蛋白病诊断治疗方法/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

2009-11-26 www.med126.com A +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预防】 【预后】【概述】 返回  血红蛋白病是由于遗传缺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或合成障碍,一种或一种以上结构异常的血红蛋白,部分或完全替代了正常的血红蛋白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至今已发现400多种结构异常性血红蛋白病和100多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但仅有少数出现明显病态表现。本节介绍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表现及处理。【诊断】 返回  (一)病史及症状:  ⑴病史提问:注意:①父母及家族中有无同样病人。②发病的年龄。③生长发育状况。  ⑵临床症状:一般贫血症状、纳差、发育迟缓、可有腹泻及易感染表现。  (二)体检发现  除贫血外貌外,可有轻度黄疸,颧骨隆起、鼻梁塌陷及眼距增宽,心律不齐、心浊音界扩大,肝脏、脾脏肿大。  (三)辅助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多<60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形态不一,靶形红细胞多>10%,可见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内有包涵体。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或减少。  2.骨髓象:增生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明显。细胞外铁及铁粒幼细胞增多。  3.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F>30%(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血红蛋白Bart>80%(血红蛋白Bart胎儿水肿综合征);电泳出现血红蛋白H区带(血红蛋白H病)。  4.有条件做α、β珠蛋白肽链合成比率和基因分析。  (四)鉴别诊断  应于缺铁性贫血及其它血红蛋白病鉴别。【治疗措施】 返回  输血:血红蛋白低于80g/L时应定期输血,保持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采用高输血量治疗时血红蛋白应维持在100g/L以上。  脾切除:对伴有脾功能亢进、巨脾引起压迫症状及输血需求量增加者,应行脾切除。4岁后脾切除感染并发症可明显减少。  螯合治疗:去铁敏:1.5~2.0g/d,皮下注射,或3~4g/d,静脉滴注,持续18~20h。维生素C150~300mg/d,口服。

  骨髓移植:有条件者应行骨髓移植。

...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