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癔症

认识癔症(页 1)

2009-11-26 bbs.haoyisheng.com A +

ccxfl发表于2006-5-2308:35

认识癔症什么是癔症?


--------------------------------------------------------------------------------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多数具有癔病性格的特点,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或不良暗示作用下突然发病,出现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临床症状的消长易受暗示影响,查不出相应的病理改变。虽可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经济文化落后地区,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高。我国城市患病率在2‰以下,农村在5‰左右。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cxfl发表于2006-5-2308:35

癔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什么?


--------------------------------------------------------------------------------

  (一)精神刺激因素一些常见的一般性生活事件,往往成为癔病发作的精神刺激因素。如:交通事故,婆媳不和,夫妻纠纷,亲人死亡,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中的挫折等。特别是使病人感到委屈、悔恨、内疚、悲伤的事件,容易引起发病。癔症初次发病,一般都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存在,以后则可以在暗示或自我暗示的情况下发作,因而使家人,甚至病人自己也难以明确说出发病的原因。
(二)性格特点癔症病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以下性格特点。这类性格突出者,称为癔病性格。
①高度情感性。患者情感反应强烈,浮浅而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一事不随其心意,则可反目为仇,深恶痛绝。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处事也表现出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容易外露,带有表演性。
②高度暗示性。病人对某人某事具有高度情感倾向时,容易接受暗示,即不加批叛地,盲目地接受对方的影响。在丰富的纪想下及自身感觉不良的基础上,也往往产生自我暗示。
③丰富的幻想性。病人富于幻想,在叙说体验或经历时,往往附加上一些想象的内容,添枝加叶地描绘,有声有色地叙说,混淆了幻想和现实的界限,给人以夸张、说谎的印象。

④自我中心性。患者总想使自己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利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特别喜欢受到别人的重视和表扬,同情和怜悯。

巴甫洛夫认为癔病多发生于高级神经活动属于弱型和艺术型相结合的人。由于大脑皮层活动衰弱,尤其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更弱故在发病时容易受累,被它控制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皮层下活动失控。情感反应强烈、鲜明、行动易受本能影响。由于失去皮层第二信号系统的适当调节,皮层下活动释放,癔病性格特点特别明显。

由于大脑皮层原来的刺激产生的兴奋过程就比较弱,所建立的条件反应不能巩固。易受暗示性是由于新来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引起了强烈的负诱导,使原来的兴奋灶或条件联系受到抑制,以致过去的经历此时对新的刺激不再发生作用,故易接受暗示。第二信号系统的减弱,容易出现抑制,第一信号系统就时常处于脱抑制状态,机能上占优势。所以现现疾病的各种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情动于外而神舍于内,情志的变化依赖于神去的运握。二者在生理上互相寄托,互相为用,神气充沛,内舍职守,则言语洪亮,听视清晰,嗅觉灵敏,行动敏捷,哀愁喜怒因事而至,随时而消。在病理上又互为因果,互相累及,情伤是病变的基因,神伤则为病的归宿,当情志伤郁,化邪内扰,舍及心神时,则神离其位,揆度失灵,运筹无度,从而出现言语零乱无序,妄闻妄见,如有鬼神,行动怪异哭笑无常……伤人毁物等精神病的症状。

ccxfl发表于2006-5-2308:36

癔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癔病的临床表现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最多见的是精神障碍(分离型)和躯体障碍(转换型)。

(一)精神障碍(分离型)

①情感暴发。在精神创伤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病,表现情绪释放,嚎啕大哭,边哭边闹,捶胸顿足,抓头发,撕衣服,尽情发泄和叙说胸中不满和委屈。发作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发作后出现部分遗忘。有的病人可在情感爆发的基础上,出现癔病性痉挛发作,发作时间短暂,每次发作一般经历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

②意识障碍。在精神创伤后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和对周围环境及人物定向障碍,呈意识朦胧状态,木僵或昏睡状态。有的患者表现神志恍惚地外出漫游,事后如梦初醒不能记忆发病过程,此称为“神游症”。也有的患者在夜间发作时,做一些简单甚至较为复杂的事情,如:做饭,挑水等家务,翌晨醒后不知是自己所为,此称“梦游症”。有的病人在精神创伤后,出现阶段性或局限性遗忘,此称为遗忘症。在迷信传说的暗示下,患者可出现神鬼附体体验,病人模仿死者的声调讲话,或以某某大仙的口气发号施令。另一种类型是,病后患者变得呆傻幼稚,行为笨拙,荒唐,称为癔症性痴呆。

③精神病状态。患者具有癔症发病特点和性格特征,但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表现某些重精神病症状,如出现各种错觉、幻觉和妄想观念。癔症病人出现的幻觉和妄想观念,带有丰富的幻想性、夸张性,症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固定,多变化,并容易受暗示作用的影响。部分病人也可出现情绪抑郁及运动性兴奋状态。

(二)躯体障碍(转换型)

①感觉障碍。癔症病人可出现各种各样的躯体感觉障碍或感官功能障碍。常见的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及消失。病人诉说一个肢体或半侧身体有特殊不适感,灼热感,用手抚摸皮肤,即感到剧烈疼痛(感觉过敏),或感到肢体麻木,针刺无疼感(感觉消失)。这类感觉障碍的特点是,病变范围与神经分布不相符,界限分明,如发生在一个上肢可呈手套型,下肢则呈靴子型。在暗示的影响下,可改变感觉障碍的范围,严重程度会减轻或消失。感觉器官功能障碍,以癔症性失明及聋哑者为常见。患者在精神创伤或爆炸声的惊吓后突然发病。癔症视觉障碍可表现为弱视,同心性视野缩小等,但瞳孔对光反应良好,在室内外行走能绕过障碍物。癔症性耳聋病人,在突然而强烈的声音刺激下还可引起瞬目反应。借助这些特点,容易与器质性病理改变相鉴别。

②运动障碍。运动障碍常见的有痉挛发作和肢体瘫痪。
(1)痉挛发作较常见,发病急。患者突然全身挺直或呈角弓张状,闭目、咬牙、屏住呼吸,或双手乱抓,撕衣服、抓头发、在床上翻滚。一般经历20~30分种,可缓解或继之出现情感爆发。周围人的言语和态度对病人有明显的暗示作用,可使发作过程延长或缩短。在发作时,对环境有选择性。

(2)瘫痪。癔症性瘫痪,可分为单瘫、偏瘫、截瘫、四肢交叉瘫。瘫痪肢体可同时伴有感觉障碍,与器质性神经损害所造成的瘫痪不同,它不符合神经分布解剖学特点,如肌张力无明显增高或减低,腱反射两侧相等,病理反射阴性等。

有的病人虽无下肢瘫痪及共济失调,但不能下床站立和行走,此称为“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

③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癔症病人可出现多种多样的,持续存在的胃肠道症状,如厌食、呕吐、嗳气、呃逆等,也可以出现皮肤发冷、发绀、水肿、尿潴留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病人的这些症状不恒定,多变化。体检及化验检查均为阴性,无器质性病变发现。

ccxfl发表于2006-5-2308:36

癔病怎样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

(1)肝郁型

治则:疏肝理气,越鞠丸逍遥散加减。



(2)脏躁型

治则:润燥生津,疏肝理气。甘麦大枣汤、柴胡疏肝散加减。



(3)癫狂型

治则: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宁心安神。

页:[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