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癔症

关于儿童癔症

2009-11-26 www.xici.net A +

癔症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刺激,在癔病性人格的基础上诱发的疾病,也是神经症中的一个典型。癔症型人格,也叫表演型人格。其主要特征:(1)过分情感性即自我戏剧化,用过分夸张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本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渲染着十分浓厚的情绪色彩,而情感变化鲜明、强烈,似乎像是在表演,故意惹人注意。(2)情感逻辑差,表现为情感肤浅、易变、不稳定,往往由一种情绪状态控制。容易从羡慕崇拜转向敌对,由顺从转向对抗。其思维活动受情绪影响很大,如认为某人好即该人完美无缺,但一旦不满,又把该人说得一无是处。(3)暗示强,极易受周围人和事物暗示,有时别人的“病”,马上会引起自己的“疼”的症状。(4)自我中心,整天沉溺于自我,只考虑自我,很少考虑别人也不顾及别人。甚至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意志和需要。如不如意即给别人难堪或表示强烈不满。癔症就是在这种人格基础上,由精神刺激因素诱发的。癔症患者是“生活中的残废”,当遇到困难、挫折时就以癔症发作的形式来逃避现实。癔症可分为转换性和分离性。转换性是指躯体功能的某一方面丧失或改变,这种躯体功能障碍实际上是心理矛盾或需要的一种表现。如:痉挛发作、肢体震颤、抽动、瘫痪、不能站立、不能步行、失音、失明、耳聋、咽部异物感等。癔症分离性阻碍。可表现为癔症性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狭窄、精神活动局限于与发病有关的体验中。其言语动作、内心体验等都反映与精神创伤有关的内容,一般十几分钟可恢复。情感爆发:表现大哭、狂笑、扯头发、捶胸、打滚,常伴有幼稚、做作、戏剧性表现。发作时常受周围人言语、态度的影响,一般可自行缓解。癔症多发病在16―35岁,以女性多见,近年来在儿童期也常见。矫正方法本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辅助药物治疗。1、医生与病人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向其讲明疾病性质和注意事项,使病人对疾病治愈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争取他们的配合与帮助,避免不良的暗示对病人的影响。2、暗示疗治。根据病人受暗示强的特点,应用多种暗示手段消除症状。如充分利用“语言暗示”使病人公地治疗抱有强烈的信心与迫切心理。在语言暗示的基础上可采用药物疗法。3、物理疗法。对癔症性瘫痪、痉挛、呃逆等可用电针灸、电刺激等疗法,均有疗效快、无毒副作用的效果。4、癔症发作前常具有癔症型人格,因此,经常在一起生活的人群中,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小学校或中学、农村等环境中,如出现首例癔症发作时,当周围的人目睹其发病情景,由于对疾病不理解,大惊小怪,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在相互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影响下,会相继发生类似的发作。甚至短时间内,会在周围许多人中发生相似的癔症发作。这咱“癔症的集体发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给予对症处理和暗示治疗。jsnjnuetc@163.com
njnush@hotmail.com
83598449
QQ:511303819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