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外阴受到致病菌的感染而出现充血、水肿等改变,称为婴幼儿外阴炎。由于婴幼儿外生殖器发育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低,特别是当婴幼儿全身性抵抗力下降时,更易使致病菌侵入。婴幼儿外阴炎常与阴道炎同时存在,临床以外阴瘙痒、红肿,分泌物增多及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为其特征。急性期可造成小阴唇粘连,尿道口及阴道口被遮盖,仅在其上方或下方留一小孔,尿液由此排出。因此,有时会被误认为泌尿生殖器官畸形。
其临床以外阴红肿、瘙痒、疼痛为其特征,或伴有分泌物增多。
引起婴幼儿外阴炎的致病菌,主要为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少数外阴炎为阴道异物所引起。
由于婴幼儿体内缺乏雌激素,外阴皮下脂肪少,局部营养状态差。因而抵抗力弱,且由于大阴唇末发育成熟,阴蒂、阴道前庭、尿道口均暴露于外,常易受损伤,而有利于细菌的侵入,尤其在局部卫生不洁、阴道塞入异物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外阴的炎症。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婴幼儿卫生不洁,或外阴部有损伤后,湿热之邪乘机侵入,蕴结于阴器,致使外阴痒痛难忍。
本文共5页,第[1][2][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