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肝硬化怎么治?

2009-11-26 www.120ask.com A +

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本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
[编辑本段]病因及发病机制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以下几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硬化.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常显HBsAg阳性,其阳性率高达76.7%.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总数的60%~70%.
3.营养缺乏动物实验表明,饲喂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4.毒物中毒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硬化.
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正常肝组织间质的胶原(I和Ⅲ型)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肝硬化时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并沉着于小叶各处.随着窦状隙内胶原蛋白的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明显减少,使肝窦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导致血液与肝细胞间物质交换障碍.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位于窦状隙(Disse腔)的贮脂细胞(Ito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成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而改建肝小叶结构时,称为肝纤维化.如果继续进展,小叶中央区和门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将互相连接,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而形成肝硬化.
[编辑本段]肝硬化分类
同一病因可发展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硬化,按病理形态分类可分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混合性肝硬化,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隐原性肝硬化,先天梅毒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编辑本段]肝硬化的诊断鉴别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回复时间:2009-7-315:23:05采纳为答案修改回答评价投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