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症是指婴儿出生2个月以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畸形状态。隐睾症分真性隐睾和假性隐睾两种。假性隐睾是指在阴囊内膜不到睾丸,但阴囊上方或腹股沟部可膜到睾丸;真性隐睾不但在阴囊内膜不到睾丸,就是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处也摸不到睾丸,其位置过高,常位于腹腔内。不论是真性、假性隐睾,还是双侧、单侧隐睾,统称为隐睾症。 隐睾的原因:
1、隐睾小儿的生殖细胞从第二年起就受到严重抑制,至青春期前,腹内睾丸90%以上丢失了生殖细胞,腹股沟内睾丸为41%,而阴囊上睾丸是20%。隐睾患儿睾丸小管四周结缔组织的变化也开始于生后第2年。
2、隐睾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或各种先天性疾病体征之一,可导致精子发生障碍性不育。隐睾症在不育男性中发生率约6%。隐睾不育病人经常有中等至严重的生精细胞退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曲小管管周淀粉样变,精子数量缺乏的程度依隐睾的部位和时间长短而不同,长期腹腔隐睾表现为最严重的生精细胞缺乏,多数隐睾病人不育,轻度或单侧隐睾可能是生育力低下。
3、睾酮在胚胎发育期抑制颅悬韧带的滋生。在女性因无睾酮的作用,卵巢被发育良好的CSL固定于腹腔高位。另一方面睾丸的下降与引带的发育密切相关,而引带的发育受Leydig细胞特异表达的类胰岛素因子3的调控。
隐睾症治疗后与睾丸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曾作过调查,1000例睾丸癌病人中,125例曾有过隐睾,其中83例在4~42岁之间作过治疗,结果发现睾丸癌的发生率与隐睾是否及时治疗之间的关系不大,隐睾病人睾丸癌的预后也不决定于隐睾纠正与否,而且直接与睾丸癌的分期及治疗方法有关。从中得到启示,隐睾病人即使作过手术治疗,仍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应引起警惕.
相关分类:包皮龟头炎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膀胱炎男性尿路感染尿频尿急上一篇:阴囊湿疹的预防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