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婴儿脐疝

3L医用胶贴治疗婴儿脐疝临床观察 2005年第2卷第2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1-25 www.39kf.com A +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3L医用胶贴(固定滴注穿刺器材)治疗婴儿脐疝的新方法临床常用的粘膏法,治疗B组采用纱布填塞脐窝3L医用胶贴固定治疗法,3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纱布填塞脐窝3L医用胶贴治疗婴儿脐疝方法简单,易于  关键词婴儿脐疝3L医用胶贴治疗  婴儿脐疝是新生儿中约有5%~10%[1]。临床婴儿脐疝手术治疗方法。儿科专家特别指出[2],用钱币压迫外突的脐孔和绷带紧扎法,不能达到辅助自愈的目的,因为小儿腹部呈球形,绷带逐渐滑脱,不能保持其位置,而且仅平面压迫疝口,故脐疝仍敝开。临床常用粘膏法,其方法较麻烦,特别是夏季,婴儿每天洗澡,每日更换相当困难,故笔者探讨采用3L医用胶贴(一次性使用固定滴注穿刺器材)治疗婴儿脐疝,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3年6月儿科门诊儿童保健体检时发现的婴儿脐疝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个月4例,2个月5例,3个月16例,4个月4例,6个月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15例,治疗B组15例。诊断根据[2]临床症状、体征。脐疝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脐部局限性肿块,当小儿安静以及在卧位时,肿块即消失,在哭闹、直立、咳嗽或运动使腹腔内压力增加时,肿块就突出。腹腔内压力愈高,肿块愈紧张。用指端压迫突出部,脐疝很容易纳入腹腔,有时可以听到气过水声,压迫时小儿无任何痛苦。30例婴儿脐疝直径<2cm。  1.2材料与方法治疗A组:传统的临床常用的粘膏法。即取2条5cm宽的胶布,在一条的中央开一方孔,在另一条的一端剪成狭窄条形,可由方孔穿出。粘贴  2结果  A、B治疗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止治疗后患儿脐部局限性肿块消失。患儿在哭闹、直立、咳嗽等用力腹腔内压增加时仍无复发为临床治愈。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15例患儿,治疗3个月后全部治愈。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提示6个月以内的婴儿脐疝,当脐疝直径<2cm时,用3L医用胶贴加无菌纱布折叠填塞脐窝法有明显疗效。  3讨论  3L医用胶贴是临床常用的固定静脉滴注穿刺器材,经环氧乙烷灭菌(已解析完毕),为一次性使用。采用3L医用胶贴加无菌纱布折叠填塞脐窝法治疗婴儿脐疝克服了钱币压迫外突的脐孔和绷带紧扎法所存在的易移动性,压迫不完全的缺点;它又比临床常用的粘膏法方便、简单,易于家庭操作,尤其是热天便于婴儿每日洗澡后更换。3L医用胶贴有抗感染作用,不易损伤皮肤,安全无痛苦,疗效好,可使患儿免于手术。值得儿童保健门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德生.脐疝,实用婴儿外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45.  2佘亚雄.小儿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72.

  (编辑海天)

  作者单位:430012湖北武汉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儿科       430000湖北省武汉市商职医院儿科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