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因脑血管异常所致,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本病见于各年龄段,以30~70岁者多见。患者常突然发病,可因用力、饮酒、情绪激动等诱发。临床上可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比较隐匿而神秘的疾病,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小动、静脉畸形;其次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并发症,约占急性脑出血病的10%~15%。发病都很突然,发病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一般起病后会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不清,随后可有抽搐、大量出汗甚至昏迷死亡。本病死亡率较高,10%~50%死于首次发作,而20%病人经抢救保住性命之后,虽然一般不留后遗症,却有反复再出血的可能。可以说如果脑动脉内的畸形问题没有解决,病人仍然生活在危险的阴影之中。脑动脉瘤或畸形的诊断主要靠脑血管造影。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病人在发病初期,表现为行为的改变,如易怒、自私、无所畏惧等。如果发生在酒后的话,那么头痛、呕吐、易怒、无所畏惧等现象,都可能被当做酒醉引起的症状,而延误治疗。
本病通常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或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为了根除出血原因,如外科手术或伽马刀,切除动脉瘤或动静脉血管畸形。保守治疗主要措施有: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等。对血管疾病、血液病、心脏疾病等应进行相应治疗。家庭应急处理:急性期要绝对静卧,避免血压突然增高的各种因素,同时要快速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急救时要在患者肩下垫上枕头,使上身和头部略抬高。如果仅使头部抬高而颈部弯曲,则头部静脉血难以回流,反而使颅压上升,故需特别注意。近年一些大医院开展介入治疗,治疗风险相对降低,但费用较高,且多数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