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求助

2009-11-25 medask.yynet.cn A +

最佳答案根据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本病临床常分为以下几型治疗。

(1)风热搏结:
证候:初起可有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心烦舌红、苔见薄黄等症,继则风热伤络而有下肢紫癜,甚则尿血。
治法:法风清热,凉血散瘀。
方药:银翘汤加味。药用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生地、麦冬、藕节、白茅根、生甘草桔梗等。如见腹痛便血者,加白芍、生地榆;如见尿血者,加大小蓟、马鞭草、生侧柏、茜草等。

(2)热盛迫血:
证候:热毒炽盛,病情较重,出血倾向亦重,下肢可见大片紫癜,肉眼血尿明显,烦躁不安,口干喜凉饮,舌质红降。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药用犀角(或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银花、连翘、玄参、茜草、白茅根等。若尿血甚者,可合用小蓟饮子加减;血压偏高者,可加菊花、石决明、夏枯草等。如皮肤瘙痒者,可加地肤子、白藓皮、蝉蜕等;便血者,加生地榆、槐花等。

(3)肝肾阴虚:
证候:虚火灼络亦可出现下肢紫癜及尿血,兼见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
治法:滋养肝肾,凉血散瘀。
方药:小蓟饮子、知柏地黄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生地、丹皮、山药、山萸肉、当归、赤芍、大小蓟、生侧柏、马鞭草、益母草、白茅根等。

(4)湿热内阻:
证候:湿热阻滞络脉,迫血妄行,则见紫癜及尿血,兼见口苦口粘、口干不欲饮水、胸闷痞满、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三仁汤或四妙散加减,药用苡仁、苍术、黄柏、黄连、白寇仁、川朴、法夏、滑石、通草、丹参、泽兰、马鞭草、赤芍、三七等。如有水肿,宣清热利水,佐以活血,方用大橘皮汤加丹参、泽兰、牛膝、车前子等。

(5)寒凝血滞:
证候:素体阳虚,寒邪外侵,内滞血络可以引起皮肤紫癜或见尿血,兼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语声低怯、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而润。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桂枝茯苓丸,药用当归、白芍、桂枝、茯苓、川芎、细辛、黄芪等。如水肿明显者,可温阳利水,佐以活血,方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或当归芍药散加制附片、肉桂、川牛膝、车前子等。

(6)脾气虚损:
证候:脾虚失统,气不摄血亦能血溢成斑,或有尿血。同时可见气短乏力、食少懒言、心悸头晕、面色萎黄、舌淡齿痕等。
治法:益气健脾,活血摄血。
方药:归脾汤合桂枝茯苓丸,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远志、茯苓、桂枝、赤芍、丹参等。如兼阳虚,亦可加制附片、炮姜:水肿明显者,可用健脾利水,佐以活血,方用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再加桂枝茯苓丸。

回答者:丫头|2006-11-2214:29:10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