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新的角膜感染病。随着角膜接触镜的普遍应用,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棘阿米巴是一类自由生活的小型原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棘阿米巴原虫可引起人原发性脑炎和角膜炎。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眼部剧烈疼痛和环形角膜基质炎、角膜放射状神经炎。角膜轻度受损和局部抵抗力降低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适当使用使棘阿米巴病原体易于侵入角膜而致病。
感染性角膜炎是严重危害视力的常见病,致病微生物常为细菌、病毒、真菌,偶为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等。明确病因,及时针对病因治疗是控制感染、维护挽救视力的关键。
棘阿米巴是小的可致病的自由生活原虫,有滋养体、包囊两个时相。滋养体普遍栖息在淡水、污水、海水或泥土中,环境不利时转化为包囊。包囊体轻,随空气播散或经尘沙、昆虫等携带到适宜环境时,原虫自包囊逸出又成为滋养体繁衍滋生。棘阿米巴和人经常亚临床接触,一般不致病,但一定条件下则致病。国外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52%~88.9%为戴接触镜者。本组患者戴接触镜8眼(30.8%),其使用的生理盐水,镜盒被棘阿米巴污染也提示感染和戴接触镜间密切关联。应特别提出的是本组非戴接触镜者18眼(69.2%),多有尘沙迷眼、植物伤眼、海水溅眼或井水洗眼史。详问病史可为查找病因提供有益线索。
角膜上皮微损伤时,滋养体起动感染,以伪足运动侵入,以上皮细胞、角膜细胞为食而增殖,表现为上皮性、上皮下角膜炎、基质角膜炎。滋养体沿角膜知觉神经末梢走行侵蚀,棘阿米巴角膜炎临床表现为角膜神经周围炎,患者常诉重度眼痛,刺激症状明显但测角膜知觉减退、消失。活的棘阿米巴较少致炎细胞反应,但变性死亡时释放抗原,角膜细胞死亡释放炎性介质吸引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趋化,溶酶体酶继发地加重炎症。旁路激活补体系统,抗原—抗体—补体引致角膜基质浸润、环形浸润、盘状溃疡、坏死、重度虹膜睫状体炎。炎症进行性发展终致全角膜混浊、破坏。
上一篇:角膜溃疡的三种常见类型是什么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