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腹泻

怎样预防感染性腹泻

2009-11-06 携手健康 A +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性疾病。

  感染性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为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有不洁饮食(水)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的人群为高发人群。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某些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生暴发或流行。

  感染性腹泻临床表现为腹泻每日不少于3次,且多为稀便、水样便,也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预防感染性腹泻首先要严把“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粪、管水和管饮食,坚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九字方针,并做好以下几点:

  1、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

  2、农村地区要改变人畜共舍的生活习惯;

  3、保护水源,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及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在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需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卫生,实行饮用水消毒;

  4、加强对饮食行业、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管理。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