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的基本知识

2009-10-29 网易博客 A +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 、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我国法定为乙类传染病。

  临床症状:

  伤寒、副伤寒细菌经口进入肠腔, 侵入肠壁淋巴进入淋巴系,再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出血、坏死并形成溃疡。伤寒潜伏期为1~2周,发病缓慢,体温上升,有持续性高热、无力、皮疹、肝脾肿大,中性颗粒细胞减少等中毒症状,典型病例可出现玫瑰疹,病程为3~4周,有的病愈后继续排菌3周~3个月,主要合并症为肠出血与肠穿孔。副伤寒与伤寒临床不易区别,副伤寒症状较轻,病程短,1~3周即愈。丙型副伤寒可引起食物中毒。病后均可获得较强的细胞免疫。

  预防伤寒,副伤寒要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1、不生吃或半生吃毛蚶,牡蛎,蛏子等海产品。

  2、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餐馆就餐。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4、凡有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病人,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家中以及周围有伤寒病人时,更要注意自我保护,对可能污染的物品可选用煮沸,消毒药浸泡等方式消毒。

  6、应急性预防服药,可用复方新诺明2片,每天两次,服用3—5天。

  7、应急接种:对疫情爆发地区及毗临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