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包括停用可疑致病药物并观察其反应。如在几天内肾脏功能开始好转则无需进一步评价。
肾活检是明确诊断的唯一方法。指征包括诊断不能肯定或肾衰进展。肾小球通常是正常的。最早期表现是间质水肿,典型的随后出现间质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严重病例中,可见炎性细胞侵入衬在小管基底膜的细胞间空隙(小管炎)。在其他标本中,可能见到继发于甲氧苯青霉素,磺胺类药,分枝杆菌和真菌的肉芽肿反应。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的存在提示结节病。免疫荧光或电镜很少能显示病理学特征变化。
1. 有或可疑有过敏药物使用史,常见的有抗生素、利尿药、非类固醇性抗炎药等。
2. 全身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有过敏性关节炎、淋巴结肿大等。
3. 尿液检查异常:无菌性白细胞尿或嗜酸性白细胞尿,白细胞管型,血尿(镜下或肉眼),蛋白尿(轻、中、重度)。
4.肾功能突然急剧恶化,出现少尿及急性肾功能减退,近端或远端肾小管功能损害常较突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糖尿、氨基酸尿,等渗尿等。
5. b超检查双肾大小正常或增大。
6. 肾活组织病理检查:淋巴单核细胞弥漫或多灶性浸润,伴有多少不等的嗜酸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肾间质水肿,有时可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肾小管退变、坏死、再生。
(实习编辑: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