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指肠管蠕动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数增多(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解1-2次成形的褐黄色大便),粪便稀薄,或有脓血、粘液相杂者。如果仅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仍然成形者,称为假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腹泻,
多由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肠道变态反应、饮食不当等所致;起病缓慢,常有反复发作,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常由慢性腹泻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这里指的是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包括结肠过敏、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
便与硬便交替出现。中医将伴有腹部觉冷,四肢不热,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时即腹痛而泻的称作脾肾虚寒腹泻;将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胀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无力的称作脾胃气虚腹泻;将精神郁怒即痛泻,泻后疼痛减轻的称作肝旺克脾腹泻。慢性腹泻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达数月、数年不愈。 (1)腹部按摩。用手掌鱼际从腹部外围左下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慢慢推揉至右下腹,约6分钟。再在脐周、脐下揉摩6分钟,最好产生热感。每日数次。
(2)转腰腹。双手叉腰,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后右的逆时针转动(俗称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枢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钟左右。天枢穴:在肚脐两边2寸处。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外一横指处。以上3种按摩手法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独头蒜1个,生姜3片捣烂敷于脐上,胶布固定,每晚调换。
(5)等量补骨脂、吴萸、肉豆莞、附子、五灵脂、五味子、白芍、乌药、炒蒲黄、罂栗壳,研粉装肚兜内,护住腹部,每2周更换。
(责任编辑: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