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慢性子宫内膜炎

西医解析子宫内膜炎

2009-09-10 云南妇科网 A +

  西医学认为:子宫内膜炎是指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造成的子宫内膜炎症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根据其发病经过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大类。此外,由于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的特异性,又可分为淋菌性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以发热、寒战、下腹痛、带下增多、混浊有臭味为其特征,慢性子宫内膜炎,多见有下腹坠胀而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等症,且常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紊乱及痛经。本病多发生于已婚育龄妇女,但亦有部分老年妇女由于闭经后子宫内膜萎缩,机能消失,亦易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老年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少数为淋茵、厌氧菌。由于女性的生殖道有比较完善的防御机能,所以,对致病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是,当其防御机能遭到破坏或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即容易被致病菌侵入,造成感染而发生炎症变化。故子宫内膜炎多见于分娩、流产、手术产或宫腔内手术操作及经期性生活之后。这些因素,均可使阴道、宫颈管内的病菌突破子宫颈的防御机能,侵入于宫内膜而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如果失于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使致病菌继续侵入,而引起子宫肌炎,并可进一步扩散至盆腔、腹膜,引起相应的炎症,甚至败血症。亦可因治疗迟延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由于子宫具有排泄功能,且内膜周期性脱落,均能使致病菌随之排出,故除病变浸润至内膜基底层外,一般炎症很少能在内膜长期停留,所以,慢性子宫内膜炎与急性子宫内膜炎相比,较为少见。老年性子宫内膜炎主要为大肠杆菌的逆行感染引起。本病在治疗上,以应用抗生素为主,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若病情较重,应在配伍合理的情况下联合用药。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