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在程序上
首先要保证气道通畅和止血有效
气道通畅是通气和给氧的基本条件
应予以切实保证
对有严重休克和循环衰竭的患者
还应该进行气管插管
并给予机械通气
止血是制止休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压迫止血是可行的有效应急措施;止血带应用也十分有效
应该尽快地建立起两根静脉输液通道
随输液通道的建立立即给予大量快速补液
对严重休克
应该迅速输入1~2L的等渗平衡盐溶液
随后最好补充经交叉配合的血液
为了救命
可以输同型的或O型的红细胞
特别是在应用平衡盐溶液后
在恢复容量中
尚不能满足复苏的要求时
应输用红细胞
使血红蛋白达到10g/dl以上
但对出血不止的情况
按上述方法补液输血是欠妥的
因为大力进行液体复苏
会冲掉血栓
增加失血
降低存活率
为此
特别在医院前急救中
使用高张盐溶液达到快速扩容的作法尚有争议
在没有通过中心静脉插管或肺动脉插管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就要凭以下临床指标来掌握治疗
即尿量需达到0.5~1.0ml/(kg.h)
正常心率
正常血压
毛细血管充盈良好
知觉正常
值得提示的是在针对大量失血进行复苏之后
即在为补偿失血而给予输血之外
还应该再补给一定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
以便适应体液分离之需
若不理解这一需要
而仅仅采取限制补液和利尿的处理方法
其后果将会加重休克
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
甚至造成死亡
大约1d后
体液从分离相转入到利尿相
通过排出血管外蓄积的体液
即增加利尿
使多余体液被动员出来
进而使体液间隙逐渐恢复到伤前的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