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在2001年12月~2002年12月之间,我院妇科共收治5540例病人,其中4404例行剖腹探查术,对这些病例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盆腔肿块的1308例病例分为2组,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798例,盆腔肿块510例。
2 结果
2.1 1308例病人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和构成比 见表1。
2.2 1308例病人子宫肌瘤、盆腔肿块年龄分布 见表2。
表1 1308例病人年龄分布和构成比略表2 1308例病人子宫肌瘤、盆腔肿块年龄分布略
对798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发现785例为子宫肌瘤(98.4%),3例为良性附件疾病,其中包括卵巢纤维瘤、卵巢冠囊肿和良性卵巢囊肿,发现10例恶性肿瘤(1.3%),包括2例卵巢癌,2例晚期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肉瘤,3例子宫颈癌合并子宫肌瘤,分别为41~50岁4例,51~60岁5例,>70岁1例。
在510例盆腔肿块手术中发现良性和功能性卵巢或输卵管囊肿89例(17.5%),子宫肌瘤4例(0.8%),恶性肿瘤39例(7.6%),良性囊性畸胎瘤88例(17.3%),子宫内膜异位症265例(52.0%),炎性疾病25例(4.9%)。
2.3 年龄与病理诊断关系 10~20岁之间的10例患者中2例是恶性肿瘤,余均为良性肿块及炎症;21~30岁组的164例病人中,良性卵巢囊肿20例(12.2%),余为畸胎瘤39例(23.8%)、子宫肌瘤36例(22.0%)、子宫内膜异位症58例(35.4%)及炎症8例(4.9%)等,恶性肿瘤3例(1.8%);31~40岁组中的490例病人,大多数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最后确诊290例(59.2%)为子宫肌瘤,另外200例病人中,子宫内膜异位症132例(26.9%),有6例恶性肿瘤,其中3例为子宫肉瘤,早期卵巢腺癌、内胚窦瘤和晚期直肠癌各1例,余为是良性肿瘤和炎性包块;41~50岁组有495例病人,2/3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结果396例(80%)为子宫肌瘤,12例为恶性肿瘤(2.4%),其中6例为卵巢癌,4例为宫颈癌,2例为直肠癌,其中2例术前诊断为盆腔脓肿,经抗炎治疗无效,行剖腹探查诊断为宫颈癌、直肠癌。子宫内膜异位症58例(11.7%);51~60岁组的90例病人最后诊断:子宫肌瘤53例(58.9%),恶性肿瘤8例(8.9%);61~70组42例病人中,发现恶性肿瘤12例(28.6%);大于70岁组17例病人中发现卵巢癌3例,宫颈癌2例,内膜癌1例,余均为良性病变。
3 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妇科随机选择各个年龄组中手术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这1308例研究的病例中,发现恶性肿瘤49例(3.7%),包括原发性卵巢癌25例,直肠癌2例,宫颈癌11例,内膜癌7例,输卵管癌1例,转移性或复发性膀胱癌、小肠、肾和膀胱癌各1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病人中的10例不是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或术前未考 虑恶性肿瘤,其中8例是以盆腔肿块作为指征而做剖腹探查来明确诊断的。
在年龄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一个明确的关系,在青少年,盆腔肿块通常是良性肿瘤占70%,恶性肿瘤为30%,国外文献亦有报道青少年期卵巢肿瘤有较高的恶性倾向。
本研究中510例诊断为盆腔肿块的病人,恶性肿瘤发生率为5.9%,在30岁组为1.2%,40岁组增加到2.4%,超过50岁,有8.9%的机会为恶性肿瘤。以往与盆腔肿块有关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报告尚少,在一个报道中发现549例中卵巢肿瘤的恶性率为20%,其中1/4是转移性病变[3]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生育年龄21~30岁为35.4%,31~40岁为26.9%,41~50岁为11.7%,提示我们: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发于生育年龄。
从本文1308例病人中可看出,有些子宫肌瘤或盆腔肿块病人的处理不是最佳的,有10例患者在手术探查时才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6例、直肠癌2例、宫颈癌1例和内膜癌1例,其中有7例术前B超提示盆腔肿块,这10例病人中的5例由于术前没有足够的肠道准备、X线检查、手术切口的选择和术前病历讨论,及手术人员技术力量的配备,使手术治疗受到限制。
因此我们认为年龄超过40岁、拟诊为盆腔或附件肿块的病人,应该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乳房、盆腔、直肠的检查和大便隐血试验,并做胃肠道和生殖泌尿系统的X线检查及术前肠道准备,与家属谈话,并告知有恶性的可能,手术力量配备要合适,考虑有外科问题的出现,包括手术切口的选择,尽量避免横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