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蹈病又称风湿性舞蹈病、感染性舞蹈病或sydenham舞蹈病,是风湿热在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多见于5~15岁的儿童,以女性多见。
1.治疗方法
1) 取穴
以近部取穴为主,随证配穴。主穴:风池、太冲、百会、人中。配穴:摇头配四神聪;挤眉弄眼配太阳、印堂;鼻翼煽动配迎香;伸舌努嘴配地仓、颊车、廉泉;上肢动作笨拙配肩、曲池、外关、合谷、阳池、八邪;下肢步态不稳配环跳、风市、阳陵、悬钟,丘墟、秩边、承扶、足三里、解溪、八风;失眠多梦,烦躁易怒配内关、神门、太冲。
2) 操作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28号1~ 1?5寸毫针快速进针,捻转手法用转法,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一般取穴除主穴外另选4~6穴交替进行,疗程间休息2天。
2.疗效标准
痊愈: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情绪较稳定,学习成绩基本达到同年龄儿童水平。好转:动作减少,静坐时间较长,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有上升。未愈:症状及学习成绩无明显变化。
3.讨论
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儿童时期“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各组织器官及神经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致“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多见脾虚肝旺,气血失和,以致虚风内动而诱发本病,治当柔肝熄风,调和气血;取风池、太冲、百会、人中等穴以柔肝熄风,醒脑。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的理论,近部取穴多取阳明经的穴位以调和血气,补脾柔肝而奏效。西医认为本病2周至6个月自行恢复,一部分患儿间隔不定期可复发,在用药治疗小儿舞蹈病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一定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