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憩室由于炎症反应使纵隔淋巴结与食管壁之间形成粘连,致使食管壁局部被牵向外, 形成牵出型憩室,或部分食管粘膜由食管壁的肌层间隙的薄弱区( 如环咽肌处)膨出,逐渐增大形成膨出型憩宝,后者可使食物潴留,并可因感染而致出血、穿孔,或压迫附近的食管壁。
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食管结核,本组大体病理改变大致可分以下4种类型:
(1)溃疡型(11.54%):早期在食管粘膜下或浅肌层形成结核性肉芽肿或结核结节。继而结节内出现干酪样坏死、溃破并形成溃疡。若溃疡愈合,形成瘢痕,导致食管狭窄。
(2)干酪坏死型(34.62%):多见于继发性食管结核。食管旁肿大的淋巴结坏死,干酪样变,直接侵蚀食管壁肌层形成食管壁间脓肿,部分并发食管壁 局部坏死穿孔。本组中2例胸部食管穿孔已形成腔内引流,另2例颈部食管穿孔,形成颈部脓肿。
(3)穿孔型(15.38%):在溃疡型食管结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可穿透食管壁,形成食管周围脓肿,或继发干酪坏死型。
(4)增殖型(38.46%):主要表现为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突向食管腔,引起管腔狭窄,食管粘膜尚完整。食管造影酷似食管肌层肿瘤或腔外肿块压迫。
【诊断】
1. 牵出型者多无症状,或可有胸痛或下咽不适感。膨出型者可有胸痛,涎液增多,呕血或下咽梗阻。
2.食管造影可显示憩室的部位、形态及大小。
【治疗】
1.牵出型者多无须治疗。
2.憩室位于食管开口处或容积较大、有食物潴留者,应作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