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膜性口炎

膜性口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2009-07-27 东方网 A +

  是由几种球菌引起的口腔粘膜急性炎症,以形成假膜病损为特点故而得名,又称为假膜性口炎、球菌性口炎。

  病因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所引起的球菌性感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生长活跃或感染毒力增加而发病。一般为混合感染。有时是其他口腔粘膜病继发感染。

  症状 多见于婴幼儿,发病急速、体温升高、疼痛明显,影响说话、进食。小儿可有哭闹、烦燥、拒食、流涎等现象。首先是粘膜发生大片充血水肿,以后出现浅层糜烂,表现复盖有黄色假膜,此膜光滑,较为致密,微高出粘膜表面,界线清楚,用棉花颇易拭去。周围粘膜充血明显。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

  取假膜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细菌。

  治疗 1.选用抗菌药物(头孢噻啶,先锋霉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

  2.注意全身情况,必要时需补液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3.加强口腔卫生,可用2%四环素液涂布或0.2%洗必太液漱口。贴口腔药膜,敷中药溃疡散等。

  4.饭前用1%普鲁卡因液含漱以减轻疼痛。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