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损伤的处理。主要根据损伤部位损伤范围和程度, 伤后时间、并发症和类型、污染程度和有无休克而定。其预后除上述情况有关之外, 与手术时机、术式选择也有重要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 结肠壁薄、血运差易积气愈合能力差, 伤口缝合后易发生肠瘘。再者, 结肠内含有大量细菌, 容易造成腹腔严重感染甚至死亡。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 以及有效、高效抗生素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主张大部分结肠损伤可以一期修补或切除吻 姜、徐少明等人报道, 一期手术达70%、79%。笔者的体会:
(1) 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当怀疑有结肠损伤时, 应果断探查。
(2) 探查时,全面仔细, 不满足于某一脏器损伤的诊断, 特别是某一脏器损伤不足以解释全身症状时, 应仔细探查结肠有无损伤尤其是腹腔后部分结肠有无损伤, 采用分段加压法能够发现较小或假闭合的伤口。
(3) 术中正确判断损伤结肠血供, 应切除坏死、失去活力的肠管, 以便在有足够活力的肠壁上吻合, 并且应去除结肠
附近坏死组织和腹膜后血肿, 使吻合附近肠管有个良好生长环境, 清创彻底与否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4) 合理处理腹腔污染、腹腔灌洗将异物、细菌、坏死组织清出, 使它们的残留量越少越好。
(5) 腹腔内置多根引流管引流, 对吻合口或结肠修补口附近行双套管引流, 一旦发生结肠瘘, 可使之成为局限性的外瘘。
(6)有效胃肠降压, 降低胃肠压力。
(7)早期全肠外营养时促进愈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