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是为纪念首次发现它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病理学家立克次氏而得名。因为1910年这位著名的科学家不幸在墨西哥研究斑疹伤寒时受感染而死于斑疹伤寒。
按微生物学分类,以往人们将立克次体定义为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而实际上立克次体属原核细菌范畴。
立克次体病曾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灾难,尤其是在战争年代,数以千百万的人死于该病。尽管随着和平的到来,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发达国家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该病仍存在着不同规模的流性与爆发。当前,美国已将流行性斑疹伤寒、洛矶山斑点热和Q热列为生物战剂中。
立克次体病是一类极其庞杂的立克次体病原体所致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不断研究,越来越多的立克次体新发传染病如埃立克体病、巴尔通体病等已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我们非常高兴能借此专栏陆续的介绍有关立克次体新老传染病,其最终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群认识、发现、监测及预防该病的发生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