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二尖瓣狭窄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导致发育不全。从病因病理方面来考虑。本病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若发育不良的二尖瓣通过短的腱索附着到单组左室后中乳头肌上,且超声表现为二尖瓣回声增强。活动受限,同时可显示左室单组后中乳头肌(图1)。短的腱索附着和二尖开放受限,胸骨旁短轴。心尖观和M型超声也可见二尖瓣开放受限,则称为降落伞二尖瓣畸形。
(2)双孔二尖瓣畸形 超声表现为左房室瓣倍增,显示为两个分开的瓣口,胸骨旁短轴观显示最理想,心尖观也能显示两个分开的瓣口和各自的瓣下支持结构,瓣下腱索和乳头肌发育异常。双孔二尖瓣畸形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两组乳头肌不对称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两组乳头肌的先天性二尖瓣狭窄超声表现为二尖瓣回声增强,开放受限,前外侧乳头肌为优势乳头肌,后中乳头肌较小。
(4)两组乳头肌旋转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超声显示患者左室两组乳头肌明显旋转,变为内前和外后排列,二尖瓣口的方向也随之旋转。
(5)三组乳头肌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患者左房室瓣与右房室瓣存在正常的偏移关系,但超声显示左室三组乳头肌。三个联合部位和三个瓣叶。
治疗
体针(之一)
1.取穴 主穴:分二组。(1)巨阙、心平、足三里;(2)膻中、内关、三阴交。
2.治法 每次取一组主穴,二组交替。针刺得气症用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2日,再针第二疗程。
3.疗效 以上法治疗45例,左心功能有较显著改善及微循环改善者36例,部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环核苷酸中cGMP有显著的提高。
体针(之二)
1.取穴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室性心律失常加三阴交、神门;慢速型心律失常加三阴交、郄门;快速型心律失常加膻中、极泉、大陵。
2.治法 主穴必取,据症加用配穴。内关穴针尖向上斜剌,施以中等度提插加捻转手法,持续1分钟~2分钟;水沟向上斜剌0.5寸,用雀啄法1分钟。配穴针法,室性心律失常用平补平泻法;慢速型心律失常施以补法,以持续性弱刺激;快速型心律失常则采用强刺激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