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急性喉炎

中医暴喑 (西医病名:急性喉炎)的辨证论治

2009-07-22 中国医药导报 A +

  暴喑之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之变,懊热内作……,暴喑。”《灵枢。忧恚无言》亦曰:“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阎不致,故无音。”

  暴喑指因邪客于喉所致。以突然声哑,声带充血水肿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急性喉炎。

  [诊断依据]

  1.冬、春季易发病。多见于男性。常与职业因素如工作环境、生活区域多粉尘、刺激性气体、噪声过大,以及发声不当,用声过多等有关。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2.突发声嘶,程度不一,由轻微声嘶到严重声嘶不等。有不同程度喉痛,喉内干痒不适,咳嗽多痰。可伴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等症。婴幼儿呵有呼吸困难。

  3.检查见喉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呈淡红或鲜红色,可有声带粘膜—卜出血。有时声带表面附有粘稠分泌物。声门闭合不全。

  [辨证论治]

  1.风寒袭喉证:声音嘶哑,发音低沉,咳嗽痰白,鼻塞不利,流清涕,喉中不适,喉粘膜充血,声带淡红,恶寒发热,头身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利喉。

  2.风热侵喉证:声音嘶哑、粗糙,咳嗽,痰较稠黄,喉部灼痛不适,喉粘膜充血,声带轻度红肿,有粘痰附着,发热恶风,头身不适,口稍干。疏风清热开音。

  3.热毒攻喉证:声嘶显著,咳嗽,痰黄稠难出,喉痛,喉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色鲜红,声带红肿明显,或有出血点,发热,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清热解毒开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