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颌骨骨折

从医学角度了解上颌骨骨折

2009-07-20 健康向导 A +

  上颌骨是面部中心骨骼,结构较薄弱,内有大窦腔,附于颅底,呈支架结构,致伤后常伴发邻近结构和颅脑损伤。 上颌骨非火器性骨折一般分为低、中、高位三种类型,火器性骨折多为开放性,临床上无典型分类,可有粉碎性或洞穿性等。上颌骨血运丰富,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强,应争取尽早重定与固定。

  [症状体症]  1。骨折段移位,有异常动度; 2。咬合错乱; 3。面部肿胀,畸形;鼻出血; 4。眶周皮下瘀血,眼球运动障碍,复视;

  [诊断依据]  1。面部肿胀,塌陷畸形; 2。眶周皮下及眼结膜下淤血及鼻出血; 3。眼球运动受限、复视; 4。骨折端有异常动度,咬合关系错乱; 5。X线摄片可显示骨折线部位及移位;

  [治疗原则]  1。骨折重定和固定治疗; 2。抗休克、颅脑损伤治疗; 3。抗生素治疗; 4。对症支援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骨折愈合,咬合功能和面形恢复。 2。好转:骨折未完全重定,咬合尚不理想。 3。未愈:骨折未重定,咬合错乱。

  [专家提示]  上颌骨结构较特殊,上连颅底,下邻口腔,受伤后情况较为复杂,未及时治疗者,可产生面部塌陷,张口受限,咬合错乱等不良并发症,因此,受伤后早期重定和固定极为重要。对出现休克,颅脑损伤者,应有专科医师作急救处理,切不可延迟,在全身情况稳定后争取尽早作骨伤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