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化验单

2009-07-14 健康天地 A +

  肝功能检查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此项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中毒性肝坏死;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但不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病情就越重。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此项在肝炎、肝坏死等均可增高,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脏外,如心、肾、脑,胰血细胞中,所以仅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还应警惕其他脏器病变。AST/ALT比值升高,提示肝细胞坏死程度较重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炎症。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急慢性肝炎时中度增高,胆汁淤积和恶性病变时,可显着上升。
  4.总蛋白(TP):肝坏死、肝硬化时减低,若小于6g/dl,提示肝脏蛋白的合成障碍。
  5.白蛋白(ALB):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时减低,常小于3.5g/dl,提示肝脏白蛋白的合成障碍。
  6.前白蛋白(PA):这是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分泌蛋白的功能。前白蛋白减低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是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指标。
  7.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增高,若明显增高,提示病情较重,必须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8.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1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提示存在慢性肝实质性损害。若A/G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后较差。
  9.血清总胆红素(TBIL):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常同时增高,提示为重型肝炎。
  10.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延长,常大于1 3秒。
  11.甲胎蛋白(AFP):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甲胎蛋白升高不多,一般小于300μg/L。但是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1000μg/L。
  12.肝脏纤维化的检查: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及脯氨酸肽酶等。急性肝炎常无明显改变,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常显着增高,肝病患者各种胶原均增加,但最重要的是构成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增加,常大于150μg/L。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表明肝功能状况越不好。
  乙肝的其他相关化验:
  ● 免疫学检查。如T淋巴细胞亚群(TC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Ⅰ(IL-Ⅰ)、干扰素(IFN)等,用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
  ● 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因为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小 贴 士
  以上介绍的各种检查,并非每位患者每次都要进行。一般体检或疑为肝炎时,通常只查 HbsAg(乙肝表面抗原)、ALT两项,对于HbsAg阳性者加查“乙肝两对半”。对于其他的化验项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选择地应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